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初探

发布时间:2017-11-11 10:06

  本文关键词: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羌族 羊皮鼓舞 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保护理论看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后羌族羊皮鼓舞的传承,通过对羌族羊皮鼓舞形态的整体性保护,探讨文化生态保护下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多样化的方式,对如何就羌族羊皮鼓的传承形成文化生态的联动,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分类号】:J722.22
【正文快照】: 文化生态保护是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化生态学”是1955年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斯图尔德1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理论》中提出,认为“文化生态适应才是文化变迁的动力”[1]。国内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方李莉也提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庆;陈康;;羊皮鼓舞[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7年09期

2 陈康;;羌族羊皮鼓舞[J];四川统一战线;2007年09期

3 范燕华;;刍议古老羌族羊皮鼓舞的现代价值[J];黄河之声;2013年18期

4 庞莹;;秦安羊皮鼓舞发展概况综述[J];丝绸之路;2010年08期

5 魏明涛;;鼓之 舞之 神之——浅谈“陕南羊皮鼓舞”[J];武魂;2013年04期

6 邓小娟;秦安羊皮鼓舞的文化解读(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邓小娟;龙图腾与“S”队形的衍生——天水地区秦安羊皮鼓舞队形的文化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邓小娟;秦安羊皮鼓舞的文化解读(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邓小娟;;图腾文化与“S”形的表意构造——甘肃秦安羊皮鼓舞表演队形的文化含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莉;;古羌舞风[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成龙;羊皮鼓舞伴人生[N];云南日报;2005年

2 梦非 袁志平;充满记忆的舞蹈[N];阿坝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郭彩丽;略阳羌族羊皮鼓舞入选省级非遗[N];汉中日报;2011年

4 焦虎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敲响神性的大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鲁成龙;罗廷富:放不下手中[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管鹏;丘北彝族羊皮鼓舞[N];云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彭凤平;金秋十月,锣鼓喧天震尧都[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冬梅;茂县羌族羊皮鼓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2 邢莉莉;甘肃渭源县羊皮鼓舞“打西蕃婆”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谭欣宜;汶川县阿尔村羌族羊皮鼓舞的民俗符号与文化认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徐富平;天水羊皮鼓乐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0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70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