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06 23:21

  本文关键词: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古鲁寺 金刚舞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田野调查


【摘要】:近年来学者对藏族羌姆仪式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笔者在两年内,对宁玛派新龙古鲁寺的“次九”羌姆仪式做了一些田野调查工作,将其历史、仪式流程、仪式含义以及其宗教意义等做了一些描述。其中也对金刚舞的起源,同原始宗教舞蹈与祭祀舞蹈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宗教所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古鲁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友谊乡境内,海拔4200米。寺院依山而建,俯视辽阔草原,静置于蓝天彩云之间,为藏传佛教宁玛派法系重要寺庙。笔者于2003年7月、2004年7月两次前往该寺做田野调查,特别对该寺庙的历史和“次九”羌姆做了详细的记录和考查。一、寺院历史古鲁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保成;羌姆角色扮演的象征意义及其与藏戏的关系[J];民族艺术;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亚军,马少平,张敏,罗广;基于大型藏文语料库的藏文字符、部件、音节、词汇频度与通用度统计及其应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国典;藏民族宗教信徒朝圣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3 王娟;藏戏和羌姆中的面具[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平措卓玛;;藏传佛教的传承制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邢公畹;论“汉台苗语”调类的分化和再分化[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6 杨冬燕;(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7 黄勇;阿尼仓空寺供品、宗教仪轨调查研究(上)[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8 白日·洛桑扎西;;试论藏传佛教微型雕塑“嚓嚓”在藏区的传入与发展[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9 江在雄,徐吉廷,,曾佳明,章旭玲;四川壤塘地区历史地震调查[J];地震研究;1996年03期

10 王景迁;于静;;《格萨尔》史诗中的生态文化及其现代转换[J];管子学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勤璞;;塞北与江南:喀左县吉祥寺的十六罗汉壁画[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曹娅丽;;塔尔寺、夏琼寺、罗汉堂寺“羌姆”考察[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契嘎·德熙嘉措;当周才让;;基于信息处理的藏文字的结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董波;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雷燕;藏族面具舞解析[D];四川大学;2007年

2 成映珠;藏族苯教占卜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张慧敏;帝释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许晓明;汉传道教之重构:壮族道公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1937—1945)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党措;吐蕃时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传译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万代吉;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联韬;藏传佛教乐舞“羌姆”音乐考察[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梅;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本文编号:1260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60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