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22:17

  本文关键词: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袖舞 乐舞 汉代 女性 流行 形态


【摘要】:“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一句自春秋战国出,即拉开了中国古代长袖之舞延绵两千年的史卷。在绵长的古代长袖舞的发展历程中,汉代长袖舞尤为出彩。而在汉代长袖舞多彩纷呈的景象里,女性表演的长袖舞是为一大亮点。 本论文从女性表演主体的视角切入,将汉代女性长袖舞置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语境中,置于汉代“无舞不舞袖”的乐舞史实中,深入分析和研究。侧重研究了汉代女性长袖舞流行现象、汉代女性长袖舞审美风格特征、舞蹈表演风格等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和阐述是从历史纵向探源为开篇,在第一章里梳理了长袖舞的源头,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长袖舞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而早期长袖舞的兴盛则在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从历史横切面的维度来研究女性长袖舞,探析其流行现象,分析其本体艺术特征。在第二章里,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论证了女性长袖舞在汉代各种演出场合中频繁出现、女性长袖舞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运用在乐舞百戏中、女性长袖舞是汉代最为流行的乐舞形式等。在第三章里,对汉代女性长袖舞形态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分别从服饰、舞蹈、音乐、特殊形式与技巧、思想情感诉求等五个方面来细致地探索,总结出了舞袖舞姿的“三势六姿”,“圆”与“线”交融、“柔”与“劲”相结合的舞蹈审美特征,分析总结了女性长袖舞思想情感诉求的两种风格:即现实主义情感——“悲怨”的基本情调与浪漫主义情怀——超越现实的向往。 本论文的研究从历时纵向到共时横向,共分三个部分:汉代长袖舞之溯源、汉代女性长袖舞流行现象、汉代女性长袖舞形态分析。全文研究的方向是由远及近,由点及面,从面入点,综合交叉,层层深入。本论文以学科交叉综合性的学术视野,运用实践“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古代女性长袖舞的考察和研究。期望本文能够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乐舞历史研究添砖献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慧;;傅毅《舞赋》蕴含的汉代文化气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2 于天池;两汉俳优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02期

3 王健红;从历史流变看长袖舞的美学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3期

4 田蕊;;先秦两汉时期的舞蹈美学探析[J];大舞台;2012年08期

5 彭琛;;汉画像石和汉代文化[J];大众文艺;2012年13期

6 王宁宁;;“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修海林;汉代音乐文化风貌散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8 吴鹏;;以汉、唐舞蹈文化成就看当时国家开放的文化政策[J];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9 王强;从汉画看汉代服饰[J];南都学坛;1999年05期

10 刘太祥;汉代画像石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阳;汉代文化与汉乐府诗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蕾;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宋雅寒;汉画像石中的女性造型[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卫雪怡;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芳溢;《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6 李道群;汉歌分类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魏娜娜;汉代女性精神风貌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3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63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