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蹈审美特征三性论

发布时间:2017-12-09 03:22

  本文关键词:舞蹈审美特征三性论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特征 舞蹈家 舞蹈艺术 动作性 舞蹈动作 节奏性 内心情感 抒情性 思想感情 表现手段


【摘要】:
【分类号】:J701
【正文快照】: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人体动作进行叙述与描写,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表情。如果从美学的高度来审视舞蹈艺术,就会加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与领悟,从而有助于舞蹈教学、舞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雯雯;张铭;;试论舞蹈创作的真实性与偏向性——从舞蹈创作来源于生活说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2 梁智源;;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的审美特征——以《梅花三弄》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3 张雅芳;;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4 仁增旺姆;;羌族劳动号子审美特征分析[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5 罗银伟;;从舞蹈《踏歌》透析汉唐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6 牛菲;;浅谈舞蹈教学中伴奏音乐的选用[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7 仁增旺姆;;羌族劳动号子辞章艺术——以《拉石号子》为例[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8 慕容习习;;图文快递[J];舞蹈;2010年01期

9 ;本刊反馈 读者调查问卷[J];舞蹈;2010年05期

10 章琳;;浅谈中国舞蹈的美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兴林;;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群杰;王淑香;;开发中枢神经对舞蹈的主动支配意识[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韩维鸣;;中国儿童舞蹈二十年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李永琦;;艺术感悟与社会责任——儿童舞蹈创编者的心路历程[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刘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校外少儿舞蹈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费方芳;房美红;;让娃娃舞动乡土文化——儿童舞《泥娃乐》的创编实践与体会[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李红梅;;马头琴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平心;;试论乐感、舞感及其通感——兼谈艺术感觉与艺术想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欧春涛;市舞蹈家协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N];永州日报;2008年

2 焦皎;全国舞蹈家协会工作会议在闽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朝戈金;舞蹈家的体认与学者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马薇薇;湖北省文联组织舞蹈家赴武钢慰问演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贵术中;市舞蹈家协会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N];张家界日报;2010年

6 陈茁;省舞蹈家协会代表大会闭幕[N];河南日报;2007年

7 记者 肖复苏;市舞蹈家协会召开成立大会[N];黄冈日报;2008年

8 杨展;《云南映象》恰如金花第六朵[N];北京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陈茁;为中原崛起鼓与舞[N];河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单三娅;“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成立[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平;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及其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梅;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D];山西大学;2007年

2 熊露霞;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3 米高慧;论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的悲剧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李薇;论黔东北苗族民歌的审美特征[D];贵州大学;2007年

6 杨玲;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笪勤;巴山民歌特征及歌唱风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惠熙;传统琵琶武曲的审美特征[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陈静;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8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68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