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祭祀芦笙舞
本文关键词:苗族祭祀芦笙舞
更多相关文章: 芦笙舞 苗族 祭祀 文化传统 文化艺术 贵州省 死者 种群 祀曲 演奏
【摘要】:正祭祀芦笙舞作为一种群文化传统和文化艺术生活工具,在苗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在贵州省的苗族地区,老人死了必须用芦笙来吹奏,视为为死者指路(引路)的丧乐。有些地区40岁以下的男青年不幸死了,还得用一把好芦笙陪葬。芦笙在葬礼中成为祭奠活动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因为它一方面表示对死者的吊唁,另一方面表示对亲属和乡友们的问候和安慰。通过演奏祭祀曲和舞蹈,表示对死者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祭祀芦笙舞作为一种群文化传统和文化艺术生活工具,在苗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在贵州省的苗族地区,老人死了必须用芦笙来吹奏,视为为死者指路(引路)的丧乐。有些地区40岁以下的男青年不幸死了,还得用一把好芦笙陪葬。芦笙在葬礼中成为祭奠活动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因为它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浅谈苗族花鼓舞、芦笙舞[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2 ;《趁着年轻找个伴》(苗族多声部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李静;;论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夏冰月;;人死众人哀,不请自然来——松桃地区苗族丧葬仪式中的心理干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5 ;音乐小词典[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年10期
6 ;水鼓舞节[J];东方养生;2011年08期
7 孙圆圆;;拉木号子音乐特征研究——以广西三江县仁里村拉木号子为例[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8 ;芦笙演奏家杨正平[J];杉乡文学;2011年05期
9 ;苗族《鼓神之祭》[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10 ;苗族《游方场上》[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谢迪;;毕节地区民间舞蹈的现状与发展[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3 杨全忠;杨忠信;;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袁玉珍;;紧紧抓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放——兼谈舞蹈《苗女嬉炊》的编创意图[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艺;;郎德上寨苗族歌舞的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杨少勇;吴伟;;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潘国强;;水族音乐创作与研究[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盛德 李端;“笙”、“鼓”相伴的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杨蕊;苗族跳三桩:灵魂之舞还能跳多久?[N];玉溪日报;2010年
3 记者 蒋兴华;雷山县苗族铜鼓舞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N];贵州政协报;2009年
4 熊晓辉;苗族“跳香舞”[N];团结报;2003年
5 赵月;苗族大迁徙舞——千百年的“长征”悲歌[N];毕节日报;2010年
6 日报特派记者 叶子;苗家笙歌醉京华[N];柳州日报;2010年
7 李寅;安顺有支苗族表演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吴德海;开发苗歌文化的构想[N];中国贸易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覃敏笑 实习生 彭明松;“赶黔音”在贵阳[N];贵州民族报;2010年
10 字光亮;韵味古朴的苗族乐舞歌[N];云南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s,
本文编号:128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8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