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舞蹈和音乐是两种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使用钢琴伴奏也是很常见的,其中钢琴伴奏主要是为了舞蹈教学提供服务的一种较为特别的艺术形式。要想更好地使用钢琴伴奏,辅助完成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需要钢琴教师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实现舞蹈教学同钢琴伴奏的有效融合,使我国的的舞蹈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顺应时代潮流,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 作用 舞蹈教学
钢琴伴奏作为重要的一种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很多艺术高校将钢琴伴奏归为专业必修课的一门。作为演奏艺术的组成部分,钢琴伴奏相关的学问甚多,它本身不仅具备钢琴演奏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有区别于钢琴演奏的独特理论体系。通过钢琴伴奏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对学生的音乐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凸显节奏感,让学生能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规范舞蹈动作,把握音乐要传达的内涵和情感,更好地进行舞蹈创作。本文主要围绕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钢琴伴奏的主要作用展开论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一、使学生的音乐感得到培养
舞蹈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音乐的影响,音乐能为舞蹈创作提供灵感,而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音乐的影响。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乐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任何类型的舞蹈均离不开节奏与节拍,舞蹈动作必须同音乐节奏与节拍想契合在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和谐之美。钢琴在乐器中拥有乐器之王的称号,在各个领域中钢琴的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的。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钢琴是芭蕾、古典舞以及民间舞的重要伴奏乐器,具有旋律多样、音色优美、速度可控以及节奏平稳等优势,使用钢琴为舞蹈伴奏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把握音乐的节奏、呼吸以及乐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体验美,使学生能够在把握音乐的基础上提升表演水平和创作能力,把舞蹈和音乐更和谐的展现给观众。
二、使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
对于舞蹈来说,其本身的动作以及情节等都无法脱离音乐独自存在。音乐作为能够直接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能够使舞蹈的整体吸引力大大提升。优美的音乐能够让舞者创作出更加优美的舞蹈,让舞者的情绪被激发出来,充分调动舞者的创作灵感。钢琴伴奏能够指导学生的舞蹈动作,学生可以跟随着钢琴伴奏的节拍和旋律进行节奏的控制,调整自身的动作姿态,使得动作同音乐效果基本一致。钢琴教师在伴奏时应注重调整音乐气息、节奏、速度以及节奏等,要能够根据不同舞蹈动作的特征进行调试,追求节拍与节奏的相互融合来表现作品主题,让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三、使学生的韵律感与节奏感有所增强
在舞蹈训练中,学生的韵律感与节奏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小、力度轻重等都能通过音乐伴奏展现出来传达丰富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韵律感与节奏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钢琴伴奏则能够让学生对优美的韵律有所领悟,使学生可以在舞蹈时跟随钢琴伴奏的节拍,释放出内心的情感,更加富有韵律感的展现舞蹈动作。
四、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
钢琴的声音本身就富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钢琴伴奏的带领下很容易受到感染,快速进入意境,使得肢体语言以及创作灵感被调动起来。教师在使用钢琴伴奏的时候,应该注重音乐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根据不同舞蹈动作具有的不同特征,演奏出相适合的钢琴伴奏乐,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中包含的情感。
五、使学生更好地将舞蹈动作同音乐融合起来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之间本身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引导他们根据钢琴的伴奏创作舞蹈动作,让学生通过对钢琴伴奏的领悟把握节奏、旋律以及节拍,更好地激发学生舞蹈创作的情绪,通过钢琴节奏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舞蹈动作的节奏和节拍,使得舞蹈动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形象感,更好的进行舞蹈作品的表现和诠释。
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作为一门艺术,舞蹈要求演绎着具备活力和激情。而钢琴本身拥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不同旋律的曲调能够调动舞者本身的情绪,通过钢琴伴奏能够使得舞蹈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减少传统课堂的乏味感,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舞蹈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结语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钢琴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而舞蹈是一门视觉上的艺术,二者看似不同但是却不能割裂,在舞蹈教学课堂上使用钢琴伴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使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释放舞者的情感同时还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推动钢琴和舞蹈的融合能够使得舞蹈艺术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希望对舞蹈教师以及舞蹈学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姜玲玲,张续.浅析钢琴伴奏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23).
[2]李焱.浅谈舞蹈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生活,2015,(08).
[3]胡毓芳名.浅谈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应具备的专业素养[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2).
[4]侯可心.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要求[J].音乐时空,2013,(15).
[5]高静.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传统与现代的相遇,民间与专业的交融
下一篇:古典舞学生表演素养的培养
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相关推荐
摘要:本文着重从初中舞蹈排练实践中关于舞蹈形体基训的教学内容以及良好舞蹈体型对于舞蹈的作用入手,改正学生不良舞蹈体形,把自己良好的体型融入舞蹈肢体语言,使舞蹈更加富有感染力。
关键词:舞蹈形体 基训 情感 形体美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演员对基本功的长期的艰苦训练视为保持舞蹈艺术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才能自由地创造性地表演舞蹈。因此,舞蹈的课堂基训也必须紧紧为舞蹈的舞台表演服务;反转过来,舞蹈的舞台表演又必须以舞蹈的课堂基训为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辩证统一,互通互融的。初中生在校的活动时间比较有限,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很多学生就逐渐养成了驼背,扣肩等不良日常生活形体。在组建校舞蹈队时,挑进来的新队员往往要舞蹈基训一段时间才能参与成品舞的排练。那么良好的舞蹈形体在舞蹈中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进行舞蹈形体基训呢?
一、形体基训是舞蹈表演的前提
作为艺术形式中的一种,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以动作为材料的艺术,动作是舞蹈语言的核心元素,离开了艺术化的人体动作这一物质前提,舞蹈艺术便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可能。因此,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都首先以形体动作为基本功,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例如舞蹈语汇中的“平转”“翻身”、“探海”、“大跳”等等,在教学与表演中,其动作要领与规范,都是相同一致的。然而,舞蹈表演中的形体动作,乃是舞蹈教学形体基本功的综合灵活的创造性运用,是一种艺术创造的主要手段,而不是形体基本功的教学成果汇报或简单的展览演出。例如著名白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创作表演的民族民间舞《雀之灵》(女子独舞),就创造性地运用了柔指、弯臂、晃肩、扭腰、摆胯、踢腿等舞蹈形体基本功,但丝毫也看不出课堂基训的影子,而是完全形成舞蹈艺术的有机整体。为此,舞蹈教学的基训课,就要面向舞蹈表演实践,以舞蹈表演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动作“克隆”或模仿。一方面,要强调基功的扎实、规范性,通过循序渐进(先单元后组合、先单人后多人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形体动作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要学活活学,善于把形体动作化为自己的动作,而不是教师口传心授的“作业”。在形体动作的基训中,加强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二、形体基训是舞蹈情感的载体
各种类型的舞蹈都是由全身各部位变化万千的连续动作表现出来的, 既有蹲、立、跑、转的变化,又有髋和四肢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交替变化, 只有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恰到好处地协调用力,才能使舞蹈表现得富有流动感, 充满活力和激情。舞蹈形体训练对肌肉的张弛交替,依次或同时的协调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形体训练中,则选择各类舞蹈不同律动的整套动作组合中得到全面锻炼,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做到有效地控制身体动作,松弛自如,以使增强身体的基础素质,有较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舞蹈表现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体训练起源于芭蕾、舞蹈、体操的基本功训练。形体训练的内容有: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以及把杆垫上一系列基本功练习。主要练习人的基本姿势,即训练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基本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各种运动行为的美。在舞蹈基训中我们要做到三点:
(1)发挥艺术想象力。要用心理动作驾驭形体动作,就离不开艺术想象力。通过艺术想象力,营造出舞蹈艺术的意境美。舞蹈的意境是通过形体动作和艺术想象在舞台时空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此情此景,都要在想象中营造。意境是心与物的交融,是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的合一。
(2)培养形象创造力。舞蹈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创作任务,无论是情节舞还是情绪舞,无论是中国舞还是西洋舞,无论是独舞、双人舞还是三人舞、群舞、舞剧,无一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所以人物形象创造的能力,就成为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共同的基功之一 。
(3)增进情感表现力。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均以情感表现力作为心理动作的基功之一,要具有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体验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情动人,真正使舞蹈艺术具有生命和灵魂。
(4)提高风格体现力。风格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还是芭蕾舞、现代舞,都各有各的不同艺术风格。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都要以表现风格的形体训练作为舞蹈的基础训练内容和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手段,是增强美感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优美的体形,高雅气质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舞蹈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所以在舞蹈形体课开课的初期,首先抓学生全身各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的规范训练,并通过各种走、跑、舞步、摆动、绕环、屈伸、弹性、波浪、旋转、跳跃及组合动作等的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的方法,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使肌肉得到均衡的发展,有效地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内容的训练基础,才有可能使动作达到优美、舒展、协调。
三、小结
通过形体训练,从实际出发有针对地练习一段时间,就会练就出一个健美的形体姿态。另外,人的头面部姿态是表达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形体训练,能有正确的姿势与表现,以便充实头面部姿势和神态的美。人的形象美需要其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和谐统一,形体训练不仅利用了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了人体的优雅姿态,而且也传播了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了人的内涵修养,使人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现代气质和高雅风度。
参考文献:
[1] 周星.艺术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 赵萍.舞蹈艺术形象审美欣赏简论[J].河南大学学报,2000(3).
[3] 姚素蓉,汪继红.舞蹈形体训练中各要素的功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4] 王沪川.浅谈舞蹈基训课中的几点教学心得[J].黄河之声,2012(10).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少儿学习舞蹈对少儿个性心理形成的作用
下一篇:儿童舞蹈的艺术特点
试析形体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关推荐
摘要:虽然舞蹈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笔者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后发现,舞蹈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特殊种类,跟孩子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孩子用身体和心理投入到舞蹈的训练或表演等的社会活动中来的时候,舞蹈的心理学功能就表现出来了。首先,孩子参与舞蹈这项社会活动时,老师会通过孩子的各种心理表现判断出孩子的心理倾向、个性品质等,说明舞蹈对孩子的个性有一个检验的功能。其次,了解了孩子的个性后,针对孩子的个性,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舞蹈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有很好的培养功能。
关键词:少儿 个性心理 学习舞蹈
一、舞蹈活动是综合的认知过程
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是舞蹈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孩子们第一天学习舞蹈,从大镜子里清晰看到自己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认识。起初舞蹈教师都会带领孩子们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练习找到每一个不同的方位,分辨左右手,这些都是认知过程最基本的内容。所以从小学习舞蹈的孩子很少有上了一年级还分不清楚左右,找不到方位的。接下来孩子会在舞蹈课堂中进行舞蹈的最基本训练,包括了腰、腿、跨和头等各个部位的开发,这种对肢体的长期训练,除了能提升身体的素质之外也对大脑开发有很好的促进左右。这就不得不提到舞蹈课的另一特殊性了,舞蹈训练一般都是由一个个的技术性或者风格性的舞蹈组合来完成的。完成一个舞蹈的组合,孩子们需要用肢体结合不同的方位、在规定的节奏里熟练完成每一个动作,并且跟音乐或老师所要求的情感相符合,特别是一些风格性或动物模仿类的组合,赋予了孩子们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那么这一个简单的小组合就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过程,是时间、空间、力量等的立体结合,就像一个复杂的电脑编程。孩子们必须灵活运用自己的肢体、有很好的记忆能力,还得思维特别清晰,并且需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才能有感情的完成好各个不同的舞蹈组合。可见舞蹈的学习对心理的认知过程有多么积极的作用,它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过程。所以,很多学习舞蹈的孩子家长,在看到孩子们完成各种舞蹈组合的时候都很赞叹,因为即便自己是成人,如果要完成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也并非容易的事情,甚至绝大部分的家长在参与亲子课的时候,学习能力还不及自己的孩子。另外,舞蹈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他们的文化成绩往往都非常的优秀,因为舞蹈的学习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孩子们释放学习压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二、舞蹈天生就是情感的载体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在之后的不论哪个时期,舞蹈一直是我们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就像人类最初诞生了舞蹈一样,孩子们在幼小的时候就对动作和节奏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很多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就会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律动,做出各种舞蹈动作,用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多乐趣。这种原始的舞蹈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表现也很不均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认知和社会活动占主导地位后,会慢慢退化。所以坚持学习舞蹈的小朋友会把这种原始的舞蹈兴趣巩固下来,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把表现力系统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有的节奏律动层面,他们懂得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不同空间的动作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舞蹈里。所以学习舞蹈的孩子一般表现得更加乐观、有气质、非常的自信,走在人群当中是最显眼的。舞蹈在塑造孩子们好的身体形态的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了释放情感的途径,还教会孩子们表达情感的方法,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懂得情感的抒发,能更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三、意志与舞蹈相辅相成
意志过程是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是意志行为。前面已经讲到,完成舞蹈的训练或表演经常需要超越人体自然状态,需要训练孩子们身体的柔韧性、提升孩子们跳跃旋转等的能力。这种与身体自然状态的对抗训练,肯定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做保证的。相反孩子们能长期坚持舞蹈的训练,对意志力的形成和提升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由于对舞蹈有兴趣,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学习舞蹈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心理学里是比较高层次的审美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舞蹈学习,我们能用表演的形式更好的展现自己,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那么这种审美的需要最终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都很清楚把舞蹈学习好,能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就让我们产生了学习舞蹈的动机。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都会产生动机冲突,最常见的就是:学好舞蹈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学习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各种苦难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趋避冲突。能否调节好这个冲突,直接影像到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学习舞蹈的坚持,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挫折,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这是每一个学习舞蹈的学员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舞蹈老师最需要谨慎处理的。那么要调节好这个趋避冲突,意志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我们要学习好舞蹈,需要压腿、开胯、下腰和单一舞蹈动作的控制等等,就得克服很多肢体限制给我们带来的困难。首先,舞蹈老师要分配好这些困难,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规律更科学的分配好这些学习的任务,不要让困难一开始就影响了孩子对舞蹈的兴趣,更不能让孩子的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对舞蹈的学习,这种循序渐进的克服困难是最好的提升意志力的方法。其次,舞蹈学习也是对孩子们意志品质的一种检验,孩子们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同样的困难,他们会表现出不均衡的意志能力,从而评估出不同孩子的意志品质。最后,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孩子们养成自觉克服困难的习惯,这种主动跟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是对孩子们意志品质的更高要求,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希望看到的,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舞蹈,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舞蹈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所以,学习好舞蹈需要意志力作为保证,而坚持学习舞蹈的过程本身就是提升意志品质的很好方法。
当今社会家长让孩子们学习舞蹈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孩子们的素质,让他们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童年,培养一个舞蹈艺术家绝对不是他们的初衷。舞蹈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认知过程,而且舞蹈天生就是情感的载体,它与意志之间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个特殊的心理过程,才能更科学的利用舞蹈开发孩子们各方面的潜能,培养好他们,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的存在,这才是舞蹈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琳玲.论少儿舞蹈动作的创作来源[J].师范教育,2003(Z1).
[2] 王辉.关于中国少儿舞蹈未来的若干构想[J].戏剧文学,2004(05).
[3] 阎志英.少儿舞蹈中男孩偏少的原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7(05).
[4] 陈路芳.对少儿舞蹈创编课的一点心得[J].广东艺术,2007(05).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
下一篇:试析形体基训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少儿学习舞蹈对少儿个性心理形成的作用相关推荐
摘要:舞蹈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课程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以及影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校;改革现状;舞蹈教育
舞蹈是集合美和力于一身的一种肢体活动,可以实现情感和动作的有机结合,人们通过肢体展现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愉悦,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往的传统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有的高校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舞蹈课程。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舞蹈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舞蹈教学的作用。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当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一、当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
1.1高校大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情况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84%左右大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比较高,而且学生获取相关舞蹈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其中通过报纸、网络、朋友、电视等渠道的学生分别占到1.4%、5.6%、23.7%、69.3%。大学生对于舞蹈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16.7%左右学生认为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6.7%学生认为舞蹈有利于训练形体,26.3%学生认为舞蹈有利于丰富业余生活,40.3%学生认为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气质,79.5%学生非常希望进一步普及舞蹈教育。62%左右的大学生完全答错了基本的常识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大学生并没有全面认识舞蹈基本常识,然后基本上学生都是相互之间通过朋友或者电视节目来了解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大学生对舞蹈艺术都有很高的兴趣,也希望得到相关的教育。
1.2 高校舞蹈教育的形式
每个大学开展舞蹈教育的方法以及标准都存在很大差异,有的高校认为舞蹈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被纳入到社科部;有的高校成立了独立的艺术中心,开设公共艺术课,而且也建立了大学生舞蹈团,并且把其归纳到学校团委管理中。也有的学校会将舞蹈教育纳入到音乐系或者体育系中,开设舞蹈选修课程。每一个高校虽然开展舞蹈教育的标准以及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共同之处就是都比较注重舞蹈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强调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体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3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1.3.1舞蹈教育的普及性不高。现阶段,大多数普通高校开展舞蹈教学主要是通过开设舞蹈鉴赏课、舞蹈选修课等公共艺术类课程,同时也会开展一些舞蹈排练课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因为身体条件、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大学生的舞蹈基础比较差,舞蹈教育起点比较低,而且形体也是高低胖瘦不一,在跳舞的时候全身都是僵硬的,身体没有完全舒展开,动作没有完全舒展,整体的肢体动作不协调。而且有的学生节奏感比较差,这样很容易打消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和舞蹈学习信心。其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很多学生仅仅是被动的观赏舞蹈节目,并不能参与其中,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舞蹈节目的大众参与性。因此,高校学生中,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造成的影响相当有限。
1.3.2舞蹈教育教学目标并不明确,缺乏合适的教材。受教个体的舞蹈基础都参差不齐,而且教学大纲中并未设定非常清晰的舞蹈教育培养目标,舞蹈教育教学目标也不是非常明确。其次,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教材,很多高校在舞蹈教学中,只是直接照搬专业性舞蹈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案,这样直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3.3舞蹈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普通高校排练厅的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当前标准的舞蹈排练厅数量并不是很多,这样难以满足大规模进行舞蹈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当前舞蹈排练厅的档次并不是很高,很难见到标准较高的专用地板,而且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普遍推广应用,而且投影仪也比较少。在教学投入方面的严重不足非常不利于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水平。
1.3.4舞蹈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陈旧。当前,很多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技术训练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相对缺乏。而且舞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很少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参与基层排练、进行舞台实践等机会比较少。
1.3.5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差。目前,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相对较差,在学分制的压力下,很多学生虽然认为舞蹈阳春白雪,但是却觉得舞蹈比较难学,对舞蹈望而生畏,由于担心自己的舞蹈课程不能过关,这样会严重影响到舞蹈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并没有高度重视舞蹈教育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很多高校都比较调强文化知识教育,并没有全面认识艺术教育,因此舞蹈教育在很多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比较低下。舞蹈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宣传、装点门面等方面,这和舞蹈教育有很大的差距。普通高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全面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大规模舞蹈教育。
2.2高校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教师并不是很多,而且专门从事艺术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教师非常少,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专门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舞蹈教师。而且从事舞蹈教学教师很少是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大部分都是学习音乐专业或者其他的专业,之前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科班训练。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甚至有的教师还没有拿到舞蹈教师资格认证。由于学生自身基础先天不足,加上传统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很多高校舞蹈教学都存在单一化、传统化的问题。这样的话,很难顺利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这样也不利于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
下一篇:少儿学习舞蹈对少儿个性心理形成的作用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相关推荐
摘要: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舞蹈艺术的进程中不断的融合,也就是形成目前我国多样化的民族舞蹈。但是每种民族艺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都保留了自身独有的艺术文化。我国民族舞蹈也就拥有着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文将具体分析我国民族舞蹈中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民族舞蹈;艺术魅力;审美价值
舞蹈是人们进行自身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舞蹈与其他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舞蹈是用人的身体作为工具,通过对人的身体进行艺术加工,从而达到人情感表达的目的。我国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来源于人的生活,很多舞蹈都是在人们劳作过程中进行创造的,本身就带有非常强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人们通过舞蹈进行情感表达的同时也进行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创造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由于我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民族风俗,也就是使得目前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舞蹈种类,每个民族舞蹈之间表现力极强,在很多程度上都代表和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彰显出我国民族独有的魅力。
一、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
每种艺术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展现,而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人形体的另外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更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代表,舞蹈艺术中包涵着独特又富有内涵的生活内容。在目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广大人民的审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各种艺术都面临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富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舞蹈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很多优秀的物质文明都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淹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舞蹈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对艺术审美价值就越重视,因为人们想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审美价值,需要停下脚步思考和研究艺术。
1.1 民族舞蹈中的情感渲染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两棵树》,主要表现的就是生活中的夫妻树和思念树。采用舞蹈的形式将这两棵树进行情感化,充分表达出男女双方对爱情的向往。通过舞蹈中赋予丰富情感化的肢体动作,使得观看的观众的内心更是受到了情感的渲染,充分感受到了人们对爱情的那种不懈追求。很多著名的民族舞蹈,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人们对人生的某种追求。此外,在舞蹈大赛上,很多优秀的舞蹈表演着都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情感的诠释,特别是我国民族舞,更是通过他们流畅而有激情的律动,加上淋漓尽致的肢体动作,向我们传递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每个旋律和每个舞蹈动作中所包涵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的追求。
1.2 舞蹈具有的塑造艺术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从大众视觉的角度来看,舞蹈本身在形体上是极具流畅性的,而每个舞蹈动作之间又是间断的,也正是舞蹈这种相对平稳的短暂间断,使舞蹈具有可以塑造的特征。而舞蹈中的韵律美可以视为舞蹈可塑性的一部分。舞蹈家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是将舞蹈中每个动作用一个个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呈现给广大的观众,而这种可观可感的形象通过塑造再成为一个个完美的舞蹈,人们从舞蹈中获得深刻的感受。此外,舞蹈艺术本身对于雕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早期出现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服饰等都使得雕塑的作品更加的形象生动,早期很多的宗教和宫廷的壁画都是一个舞蹈动作的缩影,最典型和最有名的就是敦煌艺术。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伟大的艺术。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和内涵深刻的,是各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体现,更是我国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其艺术魅力是非常强大的。
2.1 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十分丰富多样的,高达上千种,接下来我国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2.1.1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我国著名的游牧民族,由于蒙古族生活地域的特点,使得我国蒙古族自身文化中具备强大和勇猛的特征,也就造就了蒙古族的舞蹈带有他们游牧和狩猎的特点。我国蒙古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生活中都形成了自身的图腾崇拜,体现在他们民族舞蹈中就是很多舞蹈动作带有动物的动作。蒙古族舞蹈动作豪迈和含蓄舒展这一特点以及蒙古族舞蹈节奏明快、舞步轻盈的特点,都与蒙古族人民本身图腾崇拜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以蒙古舞蹈中著名的《安代舞》为例,《安代舞》是一种集体舞,也是最能体现蒙古族舞蹈特征的一个舞蹈,这个舞蹈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手持绸巾翩翩起舞的表演形式,很多情况是出现在蒙古族晚会上,蒙古人民为了庆祝而跳的一种舞蹈。同时《安代舞》以外,筷子舞、查玛舞等,
这些舞蹈中无不带有一些扬鞭、跳跃的舞蹈动作,而这些舞蹈动作又在侧面反映和表现出了蒙古人粗犷、勇敢、热情、淳朴的性格特点。
2.1.2 维吾尔族舞蹈
坐落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我国歌舞民族,维吾尔族人民世世代代都是运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维吾尔族中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都来源和继承了古代鄂尔浑河流域遗迹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优良传统,并在“乐舞”的基础上吸收其他舞蹈的精华进行创作和演变而来的。维吾尔族舞蹈具有欢快和热情的特点,其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有夏地亚那舞、赛乃姆、萨玛舞、多朗舞几种。夏地亚纳舞,用维语解释说就是快乐的舞蹈,这是维吾尔族的一种集体舞蹈,通常是在一些盛大的节目上跳的。而赛乃姆是维族最为普遍的民间歌舞,一般流传于一些城镇和乡村中,主要是在庆祝节目时进行展示的。萨玛舞则主要是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萨玛舞主要是在过年时进行展示的,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而跳的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要求的作为身体部位和眼神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跳舞的过程中需要舞蹈者做到昂首、挺胸、直腰,通过移颈、翻腕等肢体动作进行舞蹈的展示,这样能够极大的凸显出舞蹈中所包涵的民族性的特点。
2.2 民族舞蹈的民族性
由于各民族之间环境、风俗以及历史传统的不同,使得各民族之间舞蹈也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民族人在一样的环境中生活,接受相同文化和思想的学习,也就形成相同的民族心理特征,所以每个民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民族性的特征。舞蹈中民族性的核心是指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主要体现的是各舞蹈艺术的本质,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同,其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就有所不同。壮族人们的舞蹈本身就是带有较强的自娱性,他们的舞蹈不是以表演为主的,而是体现出壮族人民在与自然进行斗争过程的勇敢、勤劳性格的体现,并将其作为壮族舞蹈的主要内容。傣族舞中的优美含蓄,是用身体的曲线进行舞蹈内涵的展示,展示傣族民族的风情,傣族中有名的就是孔雀舞,孔雀舞充分展示出了孔雀温和的特性,这与傣族人的性情是十分相似的,也同时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性作为民族舞蹈的核心和精髓,是各民族精神和意识的体现,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的舞繁荣发展。
2.3 民族舞蹈的文化性
我国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相同的地域环境能够培养出相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自身民族文化发展,其舞蹈也多多少少的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血液。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蒙古族是以狩猎为生,是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中很多的借用了他们平时狩猎时的动作,集中的展示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三、小结
我国众多的民族舞蹈都是在人们生产和劳作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目前我国人类历史发展中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舞蹈形式也不尽相同,多样化的民族舞蹈充分的展现出我国多民族文化和我国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魅力更是吸收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营养和精髓,集中的体现出了我国独有的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韩珂.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J].大舞台,2012(9):102-103.
[2]伍建红.浅析舞蹈技巧对民族舞蹈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4(5):179-179,200.
[3]许乔贵.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价值及社会功能[J].艺术研究,2014(2):38-39.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论民族舞蹈在教学中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下一篇: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
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4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