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少数族裔传统艺术传承机制探析——对石屏县哨冲乡慕善村花腰彝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班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20 18:27

  本文关键词: 少数族裔传统艺术 花腰彝文化艺术传承班 传承机制 出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族裔传统艺术在全球化和汉族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危急,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本文拟通过对石屏县哨冲乡慕善村花腰彝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班的个案调查,分析其对少数族裔传统艺术传承的启示,以建立有效的艺术传承机制,促进少数族裔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art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facing a crisis under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strong cultur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carr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to i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traditional art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cas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inheritance class of the Huayao Yi nationality in the village of Mushan, Shiping Coun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art inheritance mechanism, to promote minority traditional art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外事办;
【分类号】:J7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J];民俗研究;2001年04期

2 王彦达,魏丽,马兵;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趋势[J];满族研究;2005年02期

3 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J];思想战线;1999年01期

4 李炎,侯丽萍;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理论思考[J];思想战线;2003年05期

5 陈庆德;;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J];思想战线;2007年05期

6 李锦发;;石屏花腰彝民间文化传承的特性探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炎黄春秋;1999年03期

8 赵世林;田婧;;主客位语境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煦;;外语教育中的母语文化与中国英语[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柏清;;大众文化批判与大众文化创新[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3 彭臣帅;;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中几个“真实性”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9期

4 寸瑞红;高黎贡山傈僳族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5 马雪峰;;傈僳族节日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梁自平;姜南;;由“小子为王”看九隆神话所反映的原始婚姻形态[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7 李纶,施文丽,张瑞,胡鹏;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4年02期

8 王奎清;文化博弈与文化整合[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9 梁音;;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宋一;;和谐教育的三维结构与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宇;谭本玲;;支系多样性与民族共同性——以红河州哈尼族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穆玉荣;;打造设计教育的中国品牌[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4 吴凤玲;;旅游业中象征资源的使用[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马晓京;;民族旅游商品化新论[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长坤;;昔日碧峒今何在[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7 杨梅;郑进;鲁法庭;王雪梅;;西双版纳地区汉族与傣族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灵灵;;民俗形态与文化传统的活态保护[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刚;;中国傣族的民族特征再考——田野考察的视野所及[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10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东朝;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波;花腰彝服饰语言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陶红梅;西盟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鹏;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琪;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民俗变迁的影响[D];温州大学;2010年

8 岑怡;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资本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9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尹彤云;;“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数字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年04期

3 梁斐;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整合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顾军;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乔晓光;活态文化传统我们的生存之根[J];中国民族;2003年03期

7 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J];中国民族;2003年05期

8 李晋有;少数民族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民族;2003年11期

9 增林;原汁原味的云南映象[J];中国民族;2004年05期

10 刘曙光;全球化与文化自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珍彦;文化发展传承机制与增强民族凝聚力[J];民主与科学;1994年02期

2 朱惠娟;;论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11年02期

5 郎雅娟;;侗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赵世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思想战线;1995年06期

7 汪艳;;浅谈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杨帆;;民间工艺传承中的家族、市场与展演——以山东菏泽穆李面塑工艺调查为例[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9 程彩霞;;南京历史文化之品格及其传承机制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梁嘉佳;;关于泉州民间音乐资源——北管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程彩霞;;南京历史文化之品格及其传承机制探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徐哓宁;;继承传统 创造未来[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栾传大;;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现代精神文明[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5 伍琼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永芳;牛璞;;中青年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态度之调查研究——基于网络调查的分析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冯光钰;;广东汉乐活态传象及发展的现代视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张集良;;中国人心中的文化遗产——关于本土“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探索[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丁明磊;王云峰;王春梅;;企业系统领导力与组织文化协同性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觉明;完善文物制作工艺研究与传承机制[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焦斌龙;为传统文化插上产业的翅膀[N];人民日报;2007年

3 卢朝晖;江永抢救女书文化创新传承机制[N];永州日报;2007年

4 周玮;应让“非遗”更多地“回归”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杨帆;沁阳市做实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焦作日报;2007年

6 记者 赵文 肖洁;每年斥资百万保护“非遗”[N];兰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臻青;“非遗”保护从民间来回民间去[N];辽宁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渊;拯救民间文化的“空城”[N];成都日报;2005年

9 记者 刘琼;北京:鼓励传承人多传艺 广州:保护传承人将定级[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既卖保险也推销保障理念[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芝艳;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于杰;新疆塔吉克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骏栋;土家族织锦工艺传承式微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文江涛;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鹏;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张秋霞;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云飞;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中的文化分析[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白云峰;花馍的隐喻与礼俗的现实[D];辽宁大学;2009年

9 郭明玉;宋代文坛师承现象初探[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郭嘉;论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9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19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