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窟舞蹈形象研究——大足石刻的典型性舞蹈造像
本文关键词: 宋代舞蹈 石窟舞蹈造像 大足石刻 审美研究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足石刻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代石窟艺术,它集建筑、舞蹈、美术、音乐等元素于一体,既受宗教仪规和量制的限制,又受时代精神、审美趣味和风俗礼仪等因素的影响,是宋代造型艺术的代表。深入研究大足石刻所蕴含的舞蹈造型,不仅可以挖掘重庆本土的舞蹈资源,丰富大足艺术研究舞蹈领域的薄弱,同时对研究宋代舞蹈的审美价值及史学意义大有裨益。文章以大足宋代石窟中的"六师外道谤佛不孝"、"春龙起蜇图"及"帝释天与阿修罗战"三座石窟舞蹈造型为例,运用形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挖掘大足石刻中舞蹈形象特征、语汇表达、表现形式及艺术审美取向,从艺术遗产、艺术创作的角度研究其重要
[Abstract]:Dazu stone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ng Dynasty grotto art, its architecture, dance, art, music and other elements in one, not only by the religious rituals and business restrictions, but also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esthetic taste and customs and other factors, is a representative art in Song Dynasty. The further study of Dazu stone contained the dance style, not only can tap Chongqing local dance dance art research resources, rich Dazu field is weak, while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be of great advantag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ong Dynasty dance song "Dazu Grottoes six Division externalists slanders the Buddha of filial piety", "play Chunlong stung diagram" and "Indra and O Xiuluo war in the three Grottoes dance style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formal analysis method, research method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method, mining dance image features, Dazu stone vocabulary expression, form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from art.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中国汉唐古典舞文化型教育模式研究”(CQDXWL-2013-05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巴蜀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NCET-11-0553)
【分类号】:K879.3;J7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运国;;浅谈“龙舞”的历史传承[J];大舞台;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茹;汉中勉县社火[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晓娟;重庆地区北泉板凳龙舞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孙萌竹;城步苗乡吊龙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永;;重庆大足石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0年09期
2 于竞祁;;漫步大足石刻间[J];紫禁城;1982年02期
3 ;“大足石刻杯”全国诗歌散文征文启事[J];中国作家;2009年15期
4 ;大足石刻杯全国诗歌散文征文启事[J];诗刊;2009年09期
5 唐纲;张文刚;;大足石刻:三教合一 风华千古[J];重庆与世界;2009年12期
6 王路;;大足石刻 十一年申遗警醒回望[J];中华建设;2010年03期
7 治贵;大足石刻审美断想[J];四川文物;1986年S1期
8 何捷 ,浦燕;2002—13《大足石刻》[J];上海集邮;2002年09期
9 茹勇夫;大足石刻[J];科学大观园;2004年04期
10 唐纲;;一字之差传递不同文化价值内涵[J];重庆与世界;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煜;;对大足石刻治水和维修的体会[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2 陈卉丽;;浅谈大足石刻的装饰艺术[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涛;;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张赞勋;付林森;江东云;姚金石;;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余洋;;论宝顶石刻的场景处理和北山石刻的造像方法[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丽丽;;重庆市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7 张涌泉;;灿烂的敦煌文化——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谈谈敦煌文献的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张亮国;王传雷;吴云超;;重庆大足石刻灾害治理——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胡昭曦;;构建重庆地方史新体系的力作——《重庆通史·古代史》评介[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10 杜晓帆;;从理念上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平 彭军 人可;《大足石刻》纪念戳亮相[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新华社记者 张琴 徐旭忠;是谁让大足石刻负债三千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萧易;大足石刻发现西南“敦煌”[N];成都日报;2010年
4 特约通讯员 罗义华;大足石刻又添另类版本[N];重庆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陶卫红;大足石刻遭遇尴尬[N];重庆日报;2003年
6 何绍宣;大足石刻高起点严要求[N];中国旅游报;2000年
7 记者 何清平;抢救第一 保护为要 将大足石刻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N];重庆日报;2011年
8 崔妮;大足石刻及重庆文物[N];光明日报;2001年
9 廖翊;国家文物局:大足石刻等最重要文物度过劫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林方;高科技“保驾”大足石刻[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楠;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龙莉;大足石刻花卉鸟兽造型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冯霞;大足石刻视觉元素在数字浮雕创作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晶;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世俗化审美特征及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梁入月;基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大足石刻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婧;清茶远韵——中国茶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广申;大众文化的审美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倩;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9 曾繁燕;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世俗化图像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陆晓;重庆大足温泉公园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3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