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阐释、解码与理解:关于舞剧《仓央嘉措》的一次跨文化实践

发布时间:2018-04-01 20:40

  本文选题:仓央嘉措 切入点:文化差异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摘要】:舞剧《仓央嘉措》提供了一个有讨论空间的样本,借此可以考察制作人、藏文化持有者和他文化持有者如何对"仓央嘉措"进行编码与解码。通过媒体报道、藏文化持有者的观后感、他文化持有者的阅读札记,可关注到三种不同文化身份的主体对舞剧《仓央嘉措》的认知差异。同时,通过他文化持有者阅读藏文化持有者的观后感这一文化实践,可借助解释人类学的方法——"理解他人的理解",来探讨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与途径。通过对话与学习,文化身份不同的群体有可能超越具体的文化现象本身,在跨越不同文化类型时获得理解、把握他文化生成机制的钥匙。
[Abstract]:The dance drama Cang Yang Jiacuo provides a sample with a discussion space to examine how producers, holders of Tibetan culture and holders of other cultures encode and decode "Cang Yang Jiacuo," which is reported in the media. The perception of the holder of Tibetan culture and the reading notes of the holder of his culture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of the three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y subjects to the dance play Cang Yang Jiacuo.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his cultural practice of reading the perception of Tibetan culture holder, we can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and path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explanatory anthropology, "understan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and through dialogue and learning. Group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ies may transcend the specific cultural phenomena themselves, gain understanding when crossing different cultural types, and grasp the key to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ther cultur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J7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波;;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J];读书;2007年11期

2 杨逾涵;;仓央嘉措:一个被误传的神话?[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3期

3 马丽娅;;《仓央嘉措情歌》创作手法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武江;;仓央嘉措情歌汉语译介出版研究[J];西藏研究;2011年06期

5 韩晶晶;;超脱于尘世的尘念——读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J];美与时代(下);2013年03期

6 ;仓央嘉措情歌[J];中国民族;1981年01期

7 于乃昌;;仓央嘉措生平疏议[J];西藏研究;1982年03期

8 宋晓嵇;对仓央嘉措的点滴见解[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9 贾拉森;有关《仓央嘉措传》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张松操;东方神坛上的叛逆者—仓央嘉措[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晶晶;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从未被了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林杰;仓央嘉措:此情不关风与月[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意娜;仓央嘉措:你念,或者不念[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原筱菲;究竟有多少个仓央嘉措?[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意娜;拂去尘埃[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李皖;仓央嘉措的情歌[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乔燕冰;虔敬莲花,为他人写“自传”[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黄伟;究竟是谁写下了《见与不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读诗要读出“内在的自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孙莹;《见与不见》并非仓央嘉措情诗[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资鸿;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误读及其多义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安加妍;《红尘中最美的重逢—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节选翻译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尕玛措;论仓央嘉措的情歌[D];西南大学;2010年

4 于赛;李煜与仓央嘉措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曹丹;接受美学视域中的仓央嘉措情歌[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6 栗军;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情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拉毛措;《仓央嘉措道歌》版本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才仁嘉;论仓央嘉措的道歌[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尕藏东智;论《仓央嘉措情歌》汉译版[D];西藏大学;2011年

10 叁知扎西;浅析藏汉诗歌翻译中的《仓央嘉措情歌》汉译本[D];西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7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697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