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耐力在舞蹈比赛中的作用及训练对策
本文选题:耐力素质 + 有氧代谢 ; 参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摘要】:作者通过观摩厦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并从获奖舞蹈者的表演特征中,推论出舞蹈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舞蹈者的耐力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从耐力素质的定义、特征和它的生理等基础入手,列举获奖作品实例,分析了耐力素质在舞蹈比赛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及训练对策。
[Abstract]:The author observed the sixth National Dance Competition in Xiamen and deduced from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ward-winning dancers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ance career wil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endurance quality of dancers. Therefore, the author starts with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ological basis of endurance quality, enumerates examples of winning works,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endurance quality in dance compet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分类号】:J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美;孙江;;对竞技体育文化特色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05期
2 郭希,徐桑;试论竞技体育中的“假动作”[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郭希,徐桑;散打运动员降体重对一般耐力影响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洁,高顺生,刘淑兰;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与建议[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5 牟少华;于奎龙;刘武;敬龙军;田勇;叶婷;;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现状、相对落后原因及备战29届奥运会的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郑幸红,纪秋云,陈燕;从女子体操规则的变化态势分析难美项群的制胜因素[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12期
7 郑幸红;我国女子体操超越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王维群,郭红,邓树勋,黄玉山;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对中年女科教人员体质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周建社,房美玉;拉拉带健美操作为有氧运动处方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年05期
10 陆绍中,李开刚;有氧代谢能力与耐力项目训练中运动强度的选择[J];体育学刊;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胥国和;曹建民;陈俊飞;;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在跑台试验中有氧能力指标的探讨[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明军;;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的分析与评价[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俊飞;谢敏豪;李依璇;胥国和;;能项目运动员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红细胞等血象指标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一飞;;关于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考[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杜建辉;;表象意识的培养对体操教学效果的影响[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苗向军;罗旭;周田敬;;普通高等院校改善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模式的实验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7 邱远;;不同年龄个体心肺功能及血脂水平对长期登山锻炼的应答[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寒英;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的城市客运交通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宫士君;竞技篮球制胜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张军;青年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营养支持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兰波;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年
5 高扬;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构成的诊断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关朝阳;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韩军生;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蒋国勤;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张兴林;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韩慧;中国田径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成长过程规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叶红;巢湖地区武术学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宣海德;安徽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忠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守东;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良萍;体育竞赛主观评分数据的统计处理与评价[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其东;中国男子体操队历届奥运会成绩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舒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庞立杰;大鼠过度训练后血清cTnI、CK-MB和TNF-α的变化及复方丹参的干预效应[D];山西大学;2007年
9 赵立平;运动性疲劳对大鼠骨骼肌蛋白质组表达谱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张庆华;蚕蛹蛋白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尔充 ,隆荫培;试谈舞蹈艺术形式美[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2 ;音乐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J];人民音乐;1980年06期
3 吴言韪;第一次到北京参加会演的少数民族节目[J];人民音乐;1980年11期
4 赵星 ,补占奎;风格独具的鄂尔多斯民歌[J];音乐研究;1980年01期
5 冯建民;《公莫舞》辨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6 降大任;;试谈圆的美[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7 洪用斌 ,方如金;元代的天魔舞[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1期
8 王朝闻;门外舞谈[J];文艺研究;1981年03期
9 ;舞蹈论丛(季刊)[J];中国音乐;1981年03期
10 庄春江;责怪不能解决问题[J];人民音乐;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全忠;杨忠信;;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黄展骥;;假矛盾!——“正当排斥”与“不当排斥"[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4 李春阳;;对民间歌曲生存与流传的文化学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佟培基;;试论李白书风[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6 刘维治;;白居易的音乐、舞蹈、绘画思想[A];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滕永真;;浅议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袁玉珍;;紧紧抓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放——兼谈舞蹈《苗女嬉炊》的编创意图[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9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陈梦影;;迈向21世纪的舞蹈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立新;舞蹈在生命中踊跃[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郑汉江;省九运会健美操赛在肥举行[N];安徽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黄会;第六届省艺术节将再掀高潮[N];安徽日报;2000年
4 振亚;花鼓灯的新风采[N];安徽日报;2000年
5 高厚生 周秀魁;日趋完善的文化中心[N];北京日报;2000年
6 张家瑞;飞翔的梦[N];北京日报;2000年
7 铮野;舞魅·激情[N];北京日报;2000年
8 记者 孙玉山;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N];北京日报;2000年
9 ;带来天鹅与卡门[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芭蕾卡门韵味独具[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4 张晓东;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7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周期政;唐代乐舞歌辞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锺晶;走向本土——论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创建宗旨及其创作实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2 慕羽;论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3 胡继芳;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D];暨南大学;2002年
4 叶胜光;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与视频检索技术[D];浙江大学;2003年
5 邵未;音乐驱动舞蹈编辑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6 谭锋;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孙倩;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汉魏六朝时期乐舞探微[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韦予;在维度中嬗变论美术与舞台设计的相互影响[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10 娄瑶琪;乐舞融合教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3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1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