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教学”简论──乐舞表演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新概念
本文选题:表演艺术 + 专业教学 ; 参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S1期
【摘要】:“舞台教学”简论──乐舞表演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李曙明,,方光耀,张晓楼“舞台”是表演艺术家的摇篮“舞台”是表演艺术专业教学之内容、形式、技巧、艺术、生理、心理、结构、功能、个体、群体相互作用的“全息场”。──作者(二)“舞台教学”,作为“乐舞表演...
[Abstract]:"stage Teaching" A New concept of Music and Dance Performing Arts Teaching Li Shuming, Fang Guangyao, Zhang Xiaolou "stage" is the cradle of performing artists, "stage" is the content, form, skill, art of performing arts major teaching. The "holographic field"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al, functional,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actions-the author (2) "stage teaching" as a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
【分类号】:J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夜鱼;;《舞台》[J];散文诗;2011年19期
2 程建明;;叶少兰表演艺术的启示[J];大舞台;2011年07期
3 ;《淮梦绕梁——梁伟平淮剧表演艺术文集》出版[J];上海戏剧;2011年09期
4 陈文茜;;Lady Gaga:我本来就来自别的星球[J];视野;2011年19期
5 ;大舞台小观众[J];新华航空;2011年07期
6 周德懋;;唯有“奇葩”方“娇艳”[J];咬文嚼字;2011年08期
7 王永运;;京剧小生三杰[J];中国京剧;2010年08期
8 涂宏伟;;汪爱枝和她的“板车剧团”[J];党史文汇;2011年08期
9 朱春学;;愿意渺小[J];意林(原创版);2011年09期
10 刘杰;;话剧表演内心视象的建立[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少军;;体味“视野”[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2 张辉;;面临挑战的电影表演教学[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尚长荣;;演员的“内功”与“外功”[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史芒;;瑞草芳华 德艺双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暨八十华诞纪事[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5 李默然;;我对表演艺术的看法 兼议李维康、宋国锋的表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张瑞芳;;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7 夏衍;;1987年夏衍同志给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的亲笔贺信[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8 霍庄;;浅议黄磊的表演艺术[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9 罗君;;我这一生无怨无悔——记表演艺术家温锡莹[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李默然;;走向形象之路[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敏;在民间艺苑里求索一生[N];西藏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青;白派评剧表演艺术在锦州传承[N];辽宁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文天;搭建全球化创新舞台[N];科技日报;2005年
4 于平 杨雄;关于国家扶持重点表演艺术院团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原;舞台当兴节约风[N];人民日报;2005年
6 张洪浩;欧洲表演艺术探索传播新途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彭 燮;两个舞台 不同表现[N];中国质量报;2005年
8 记者 张亚萌;第八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颁发[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记者 曾正贤 通讯员 邹裴锋;思路有多远 舞台就有多宽[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10 邱红杰;舞台烽火鼓壮志[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仕一;剧场表演艺术之审美感知的默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皋华;教练员基本教学训练技能及培训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斯钦图;蒙医学博日赫奥尼斯文献系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菲;谈现代话剧表演中的表现性思维[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李钦君;单人剧表演的主要特点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师有波;方荣翔京剧表演艺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云清;用生活浇铸艺术[D];重庆大学;2009年
6 陈思;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7 宁丽丽;斯特里普与刘晓庆情节剧电影表演艺术比较[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玉玉;彭丽媛歌剧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沙宝良;舞台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6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