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不美”中的美感
本文选题:现代舞 + 舞蹈美感 ; 参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探讨了现代舞与舞蹈美感的关系,并由此引出对于现代舞的再认识问题。笔者认为,现代舞不同于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方式,容易导致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的误读。现代舞的美感更多地来源于动作以及动作与其所在空间的关系,来源于不同动作、舞句的铺排所形成的整体审美意象,这种意象自身带来了现代舞独特的美感。而现代舞的这些审美原则不仅仅具有时代特性,更具有地域特性与文化特性。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dance and dance aesthetic feeling, and leads to the recognition of modern danc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dern danc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dance in aesthetic style,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audience misreading in the process of appreciation. The aesthetic sense of modern dance comes more from the a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on and its space, and from the overall aesthetic image form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ifferent movements and dance sentences, which brings the unique aesthetic feeling of modern dance itself. These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modern dance have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reg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分类号】:J72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王娟;;音乐艺术“激活”科学思维活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李雪;黄菁;;电脑效果图的表现魅力——科学与艺术的交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许春亮;;中国画的审美意境追求[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漫;;试论唱曲舞蹈的本质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8 董焱;;以舞蹈关注生命健康——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价值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松;中国武术的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杨先艺;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震;袁运甫艺术综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建平;;天旋地转 中以共舞——看以色列的现代舞[J];文化月刊;1994年09期
2 张坤;;肉桂、现代舞和小猫[J];书城;2000年07期
3 丛亮;;街舞与现代舞的差异[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4 欧建平;;现代舞史诗《创世记》何以走红京城[J];文化月刊;1998年11期
5 王珊;郑颖;张胜芳;;现代舞的发展历程简析[J];今日科苑;2008年15期
6 刘敏;;现代舞的太极之“道”[J];体育师友;2010年04期
7 卿青;;与德国舞评人谈皮娜·鲍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陈煜芳;;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9 欧阳艳;;怎样欣赏现代舞[J];文教资料;2008年11期
10 何俭;;从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看现代舞的创新意识[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郭美怡;;舞成人所不能舞——儿童舞蹈成功的要素[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3 王音宣;;试议“信息交合论”在儿歌写作中的应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马树春;;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丹;;论舞蹈中情感与音乐的关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王冰;;完善21世纪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措施——大、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赵兰萍;;浅谈中国民族间舞表演与传承[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8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一宁;现代舞:接触大地与社会的舞蹈[N];文艺报;2001年
2 刘华萍;传统的绣花鞋与现代的舞步[N];北京日报;2007年
3 南方;广东现代舞开拓国内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见习记者 陈祥蕉;现代舞周票房火爆[N];南方日报;2006年
5 郑立华;听懂现代舞的肢体语言[N];中国商报;2007年
6 殷鹏;首届北京国际现代舞周即将登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黄昕;众说纷纭:北京首届国际现代舞周访谈录[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曹诚渊;第五届广东现代舞周回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尹晓宇 胡佳轶;中国元素闪耀北京现代舞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江东;重新发现动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2 郑仕一;剧场表演艺术之审美感知的默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黄昕;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军英;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子奇;侗族民歌意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亮亮;拟人化手法对舞蹈作品创作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辉;从郭明达的艺术历程看他对中国舞蹈的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袁源;现代舞的信仰智慧与大舞蹈趋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张宜;中国传统题材现代舞服饰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吴s
本文编号:197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7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