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汉画像中“盘鼓舞”的图像学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04 06:58

  本文选题:汉画像 + 盘鼓舞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盘鼓舞"是汉代代表性的乐舞之一,从汉代画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盘鼓舞"的图像信息。其中,图像所显现的身体形态和舞姿韵律对于我们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汉画像之外,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对"盘鼓舞"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如汉代文学家傅毅《舞赋》和张衡《观舞赋》等,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复现盘鼓舞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本文以汉画像"盘鼓舞"的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图像分析把"盘鼓舞"的舞姿画面激活成为四维空间的动态艺术,目的是为将古代舞蹈的文化基因有效地运用到当代舞蹈的文化建设中。具体思路是:第一,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墓葬文化中汉画像的历史概况,然后进一步通过汉画像了解汉代"百戏"表演的艺术特征,进而把研究视角集中到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盘鼓舞";第二,详细论述盘鼓舞的表演形态,通过图像分析对盘鼓舞的舞姿进行分类,继而探寻其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以及图像背后渗透的汉代人的人文思想;第三,是关于本文"复现"观点的阐述,即由"二维图像"到"三维舞姿"的准确呈现,由"三维舞姿"到"四维动作"的准确连接,最终构思出"盘鼓舞"的复现作品。所以,本论文始终围绕"什么是盘鼓舞?" "为什么跳盘鼓舞?""怎样跳盘鼓舞?"而展开,以期为当代古典舞体系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Abstract]:Pan Drum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music and dance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portrait of Han Dynasty, we can learn a lot of image information about Pan Duan. Among them, the body shape and dance rhythm displayed by the image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n addition to the portrait of Han Dynasty, many ancient literary works have vivid descriptions of "Pan Duan Fu", such as Fu Yi's Fu Yi Fu Fu Fu In this paper, the image of the Han portrait "disk drum"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ance picture of "disk encouragement" is activated into the dynamic art of four dimensional space through two-dimensional image analysis. The purpose is to apply the cultural genes of ancient dance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dance. The specific ideas are as follows: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the historical overview of Han portraits in tomb culture is expounded, and the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formance of "hundred operas" in Han Dynasty are further understood through Han portraits. And then focu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disk inspiration"; second,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performance form of disk encouragement, through image analysis of the dance of disk inspir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explore its artistic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umanism thought of Han Dynasty permeated behind the image. Thirdly, it is about the exposition of the viewpoint of "reappearance" in this paper, that is, the accurate presentation from "two-dimensional image" to "three-dimensional dance posture", and the accurate connection from "three-dimensional dancing posture" to "four-dimensional movement". Finally, the idea of "disk encouragement" of the reproduction of works. So, this paper always revolves around "what is disk encouragement?" "Why are you dancing?" How to jump the plate to inspire? " In order to provid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lassical danc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79.4;J7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勇前;略论徐州汉画像石[J];西北美术;2000年02期

2 张子中;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杨希;陕北汉画像石浅说[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江涛,娄宇;汉画像石中的祭祀题材初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汪小洋;江苏汉画像石动物图像的宗教意识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廖开霞,李诗芳,燕燕燕;试谈滕州汉画像石的史料价值[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年03期

7 彭洋云 ,张文华;痴迷汉画像石的吕风林[J];中州统战;2003年04期

8 李江涛,娄宇;汉画像石中的祭祀题材初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张子中;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精神[J];民族艺术;2004年01期

10 刘辉;;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J];中国书画;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新;;满石风动话线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艺术特色阐释[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世勇;颜道彩;陈庆峰;;滕州汉画像石分布解析[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冰;;从汉画像石看生存到娱乐的转变[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耘;李慧;燕燕燕;颜道彩;;滕州新发现汉画像石初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先兴;;论汉画像艺术中的民间信仰性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州博物馆 吴玲;略谈汉画像石题材中的祭祀供奉[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记者  孙娜;汉画像石新馆确定六大陈列主题[N];徐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高云天 彭春祥;汉画像石精品艺术展今起在连云港市展出[N];徐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唐红丽;大汉雄风今犹在 汉画像石书汉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代厚葬之风孕育了汉画像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蒋英炬 杨爱国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汉画像石研究应立足原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形象资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朱绍鸿;汉画像石的陈列手法[N];中国文物报;2014年

9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彭俐;让汉画像石为奥运服务[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 顾颖;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史培争;汉画像与历史故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莹;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侯晓宇;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强;汉画像石艺术的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4 刘珊宏;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点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沈潜;汉画像石中的“绘画感”与“设计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孔琳;汉画像视觉图式的空间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邓攀;河南汉画像石的地域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吴琼;淮北汉画像石的文化特色及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欣;汉画像石装饰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10 梁愿;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6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76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