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所追求的形象示图──观三人舞《耕者恋》随感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Korean dance cre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that are appreciated by all ey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ance creation, we can se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ance crea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our dance creation can not completely escape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life and the reflection of character feelings.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culture and artistic culture.
【分类号】:J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永光;舞蹈动作的“力”结构——兼析朝鲜族舞蹈动作[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2 秋子;朝鲜族舞蹈述略[J];满族研究;1992年01期
3 周红霞;;朝鲜族舞蹈的韵律训练[J];艺苑;2009年09期
4 张磊;;内涵丰富洒脱的朝鲜族舞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11期
5 ;延边朝鲜族舞蹈研究所舞蹈团赴美演出获得圆满成功[J];舞蹈;1998年01期
6 丁妮;;朝鲜族舞蹈谋堂教学刍议[J];音乐生活;2006年07期
7 廖敏;试析民间舞教学中“呼吸"的重要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丽宏;;浅谈朝鲜族舞蹈的民俗意识[J];艺术教育;2007年09期
9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8届“桃李杯”舞蹈学术论文获奖名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于珊珊;;安图“牙拍舞”的发掘与研究[J];舞蹈;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婧姝 实习生 周若涵;人类学视野下的朝鲜族舞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江东;像金达莱一样绽放的朝鲜族舞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惟一;当代中国朝鲜族舞蹈发展论坛暨展演在延边举行[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沈一鸣;“金达莱”在苏州盛开[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卿青;“柳手鹤步”看韩舞[N];中国艺术报;2001年
6 实习生 周若涵 采访整理;如何保护传承民族传统舞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寒冰 王坤;哈夏上的韩国日[N];哈尔滨日报;2010年
8 唐坤;舞蹈维权上下求索[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记者 卫小林;海南发展少数民族舞蹈大有可为[N];海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彭 宽;各民族舞蹈花溪同台竞技[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寅;中央民族大学朝鲜族舞蹈教材特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何晓婷;岫岩“单鼓舞”形态研究及教材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周晓瑜;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胡泊;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中国民间舞课教材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啸;“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欧阳艳;试论舞蹈教学中的呼吸[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璐;中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民间舞传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曼;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对话”[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16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