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凉山走来……──一个彝族“阿咪子”的自白
[Abstract]:I came from Liangshan. I walked all the way from Liangshan to Yunxia, the confession of Aimi son of a Yi nationality. The great and small Liangshan, the gullies, the steep mountains, the dense forests, the clouds and fog, the generations who lived there, my parents and townspeople. With diligence and wisdom to create our own splendid culture, Pregnant and blooming with beautiful and moving flowers, I grew up like tall.
【分类号】:J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呷阿依;我,,从凉山走来……──一个彝族“阿咪子”的自白[J];舞蹈;1995年03期
2 葛树蓉;多层面发展云南民族舞蹈创作[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6期
3 刘英兰,倪正春;大凉山的金丝鸟──记彝族青年舞蹈家沙呷阿依[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1期
4 王克芬;观舞杂感[J];舞蹈;1998年04期
5 李丹青;彝族舞蹈与火[J];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05期
6 聂乾先;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及功能[J];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04期
7 康瘦华;云南部分彝族在历史上的迁徙与部份彝舞流传的情况[J];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8 葛树荣;《弹》的韵味[J];舞蹈;1998年02期
9 丁超;石屏县彝族“德培好”节及其舞蹈[J];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03期
10 金重;彝族花灯初论[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定萍;;论高峰彝族原生态大刀舞的审美性和社会功能[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刘丽;;彝族“老虎笙”的文化流变[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3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陈梦影;;迈向21世纪的舞蹈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杨全忠;杨忠信;;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袁玉珍;;紧紧抓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放——兼谈舞蹈《苗女嬉炊》的编创意图[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罗春蕙;;对改制后幼儿师范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周滢;;舞蹈伴奏之我见[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朱立新;;试论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殊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鹏;丘北彝族羊皮鼓舞[N];云南日报;2005年
2 周凯模;滇南听歌: 彝族人的“乐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刘兴华;舞苑奇葩——六枝小补王村彝族铃铛舞[N];贵州民族报;2006年
4 肖南;彝族传统舞蹈特色解析[N];云南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高云江;中国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研讨会召开[N];楚雄日报(汉);2005年
6 本报记者 克惹晓夫;创造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林;永不枯竭的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驻广东记者 于万东;广东舞蹈的三个“十分之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来,与墨西哥一起跳舞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林;消失的东嘎舞步[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4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张晓东;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继芳;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D];暨南大学;2002年
2 严萍;建水县彝族《海菜腔》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3 孙倩;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汉魏六朝时期乐舞探微[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小兵;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白春苗;彝族尼苏颇“阿哩”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佳家;坳瑶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王玲;大学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强妮娜;英国音乐剧《猫》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10 于晓晶;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44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