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狗”的文化内涵及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Abstract]: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Longmen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cated at the foot of Yao Mountain, Longmen "North Gate", there is a Lantian Yao Township. It is the only minority township in Huizhou, the only Yao township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largest minority township in Guangdong Province. Longmen Lantian Yao nationality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has a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with Guangdong Yao nationality in history. While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national culture, the Lantian Yao nationality has been irradiated and permeated by various national cultures to varying degrees, thus obviously showing the brand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ombination in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Clothing, food culture, writing, festivals all constitute a unique loc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tian Yao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folk sacrifice dance "Fire Dog" of the Lantian Yao nationality on August 15 th was held to thank the dog for his kindness to the Yao people. "Dog Dance" is not only a dance, but also a special and sacred ceremony. It is a "adult ceremony" of Lantian Yao girls, which is relatively rare among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s early as June 2006, "Fire Dog" has become the first bat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vin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 is a fierc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Ya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Lantian Yao nationality Township.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work guidelines of "protection first, rescue first, rational us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preservation of Yao intangible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ao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722.21;G1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雁;申莉;刘之皇;;论民族高校学生民族观教育[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宁华宗;;从“装袋子”民族学到“造袋子”民族学——民族学的中国化之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薇;;红色影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谭志国;;土家族饮食文化功能主义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吴友谊;;混沌理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有平,柳倩月;民族传统体育与节日文化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丁月牙;水族女性教育问题产生的文化历史追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方莉萍;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及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谭志满;;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的中国化及其实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王光炎;田恒桥;刘侠;宁华宗;;对湖北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刘檑;;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方媛媛;朱映占;;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马祥林;;探讨儒家师道推动和谐社会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的基本要素[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海强;格广民;苏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新引擎——草原文化与创意产业[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周占军;;宁夏地区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李德宽;;论西部回族“小康社会”建设的资源与途径[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7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荣亮;大连高校外专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洪;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49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