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伦巴退步重心移动稳定性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8 13:50
【摘要】:21世纪新兴运动项目发展迅速,如何面对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普及新的体育项目已成为国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而体育舞蹈俨然已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热门运动,借助这股热潮,以发展我国体育舞蹈,普及体育舞蹈运动为目的。从教学手段入手,结合“结构与定向”理论教学模式与体育舞蹈技术,构建体育舞蹈结构定向化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效手段。 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结构与定向理论教学模式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为体育舞蹈的普及、教学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研究意义:本论文将“结构-定向”理论应用到高校伦巴选修课教学中,通过对大学公共体育课伦巴的教学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学习伦巴技术的能力,在提高伦巴技术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和方法。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伦巴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的依据。 本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2012级普通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确定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前对16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实验对象对拉丁舞均没有接触过。实验组采用“结构与定向”理论作为教学设计依据,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结束后,在技术成绩考核的同时,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进行数据收集,获得足底压强数据,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统计。实验结果如下: 经17周34学时的教学试验后,进行伦巴技术成绩考核,实验组总分平均成绩为73.20±5.59分,对照组总分平均成绩为65.20±9.43分,经T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经17周34学时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伦巴技术动作间隔一段时间,再次进行考核得出实验组标准差0.372,对照组标准差0.571,(P0.05),标准差越小,其离散程度越小,技术动作变化越稳定,说明结构与定向理论教学能够产生更长久技术动作痕迹。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单位时间内速度位移均值进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左脚X轴速度位移均值为1.77mm/s、2.23mm/s,左脚Y轴为4.2mm/s、7.74mm/s,左脚XY轴实验组速度均值对照组的速度均值;同样右脚实验组XY轴速度均值相比对照组分别是0.67mm/s、2.09mm/s,1.97mm/s、7.84mm/s,,根据Novelpedar足底压强特点,速度越大,位移越大,移动距离越大,后退过程中其稳定性越大,且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XY轴速度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单位时间内左右脚XY轴的速度方差进行分析,其中位移越大,速度方差越大,其稳定性越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中p0.05,表明实验组伦巴后退步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稳定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表明:从教学实验来看“结构与定向”应用于伦巴退步重心稳定性教学是可行的,并其教学模式对伦巴整体教学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伦巴后退步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对掌握技术动作的片段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教学实验中应该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结构与定向理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能内在环节的掌握,并且能够延长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时间。 采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特征对实验对象分析可以表现其稳定性,并建议在以后主观性较强的技能稳定性评价过程中,采用Novel pedar作为评价系统。 通过对伦巴后退步应用结构与定向化理论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观察到肢体以稳定的动态移动的外在表现,而且内在动力学数据也显示出足底重心压力运动轨迹演变的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对左右脚速度移动的距离进行计算,可以判别实验组与对照组步态变化的稳定性。
【图文】:

流程图,伦巴,流程图,步伐


9 图 3.1 伦巴后退技术动作形成过程的定向教学方法流程图3.2.1.5 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伦巴入门铜牌基础套路 (步伐:前进后退步,滑门步,方形步,库克拉恰,扇形位,臂下右转)。这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步伐,在技能迁移上以基本步伐作为基础并得到提高。开始伦巴后退重心稳定性技术?

教学步骤,实验组,技术动作,伦巴


着地,技术动作内在结构的环节练习过程是教学的主要过程,动作连贯过程最后阶段才出现,完整练习注重后退直线过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学进度、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器材一致。并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育舞蹈专家意见提供动作情境和掌握动作要点。4)教学步骤实验班进行伦巴后退技术教学,通过讲解学习内容--技术动作讲解结构化---技术动作示范的结构化---启发学生学习动机---伦巴后退技术动作“结构与定向”化教学---伦巴技术动作分解与组合练习---强化训练教学,如图 3.3;对照组教学步骤讲解学习内容---讲解示范---安排练习方法---练习与纠正错误---小节,如图3.4,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分强调动作内在联结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蓓;;体育艺术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2 张册;唐艳平;王合霞;赵恒;;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盛昌繁;;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王勇;;心理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5 张册;李光辉;赵恒;;北京市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田文斌;马莉;;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意象引导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林月红;;动作示范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8 黄东教;;“结构—定向”羽毛球教学模式的构建[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习寿华;陈琴;;体育舞蹈肢体语言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袁聿军;;“结构-定向”理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577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577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