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地区藏传佛教召庙中的“恰木”乐舞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润年;历史上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申新泰;从藏文佛经的翻译和集结看藏族对祖国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傅千吉;藏族文化的三元一体论[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斗嘎;论佛教对藏医学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霍巍;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J];中国藏学;1995年04期
6 多尔吉;试析嘉绒地区藏族的丧葬习俗[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7 李正宇;晚唐至北宋敦煌僧尼普听饮酒——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二[J];敦煌研究;2005年03期
8 周学鹰;对一幅“汉代建筑画像石”的重新释读(之三)——从“抽象画”的角度[J];华中建筑;2003年06期
9 刘晔;“佛舞一体”——谈小乘佛教在傣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2005年10期
10 绒巴扎西;藏族寺院经济发生发展的内在缘由[J];民族研究;199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D];四川大学;2006年
2 李勤璞;蒙古之道[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尔达;拉布占巴·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扎木苏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7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8 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9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育燕;湄洲岛“闹妈祖”民俗舞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廖方容;浅析《造像量度经》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学;2007年
4 向楠;汉民族、朝鲜民族“袖”舞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刘漫;唐代乐舞《霓裳羽衣》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祝嘉怡;满族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两种态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陈鸿;中国传统舞蹈的仪式性特征及其对当代传统舞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军;明朝对青海藏区的施政方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林欢;蒙藏仰华寺会晤中的明朝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正坤;“热贡艺术”与藏传佛教[J];美术研究;1987年04期
2 李延恺;藏传佛学是一门独立学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黄维忠;《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简评[J];中国藏学;1994年03期
4 大壮;藏传佛教艺术论著《画法论》[J];法音;1994年01期
5 赵朴初;在中国藏语系佛教研讨会上的讲话[J];法音;1994年02期
6 哈尔哇·嘉木样洛周;在中国藏语系佛教研讨会上的工作报告[J];法音;1994年02期
7 李德成;谈藏传佛教教育由经院式到现代化的转变[J];法音;1994年05期
8 华锐·罗桑嘉措;谈藏传佛教典籍翻译方面的若干问题[J];法音;1994年06期
9 格南;藏传佛教教派之说[J];法音;1994年06期
10 曾琦云;从藏汉两地佛教的相互关系看藏汉民族交往的历史渊源[J];法音;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燮平;;“五门三朝”与明代宫殿规划的若干问题[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2 黄明信;;校记[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3 郑伟宏;;陈大齐对汉传因明的卓越贡献——《因明大疏蠡测》评介[A];因明研究[C];1990年
4 祝君;;试论唐卡的保护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年都乎的岁末[A];视觉对话——兰州2002’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云南藏族[A];视觉对话——兰州2002’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立明;;喜马拉雅山林的历史回声——门巴族民间戏剧的考察与研究[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王利民;;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王利民;;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姚治华;;大圆满(Dzogchen)及海德格尔中的四维时间[A];“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喜梅;拉萨将大力开发特色旅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新政;心灵中的香格里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记者 傅庆萱;《话说〈格萨尔〉》投拍[N];文汇报;2000年
4 董健丽;清宫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僧帽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青海将致力发展旅游文化[N];东方航空报;2001年
6 晓林;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皮央东嘎遗址[N];西藏日报;2001年
8 张驭寰;北京的藏传佛塔[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张驭寰;北京的藏传佛塔[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记者:马瑛;永远的香格里拉[N];中华建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小雨;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2 诺布旺丹(俄日航旦);伏藏史诗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翎;藏传佛教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刘勇;藏传佛教宁玛派历史论纲[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年生;神经网络混沌加密算法及其在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梅花;<阿萨拉格齐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子敏;西藏寺院宗教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0年
2 邱环;藏传佛教禅思想源流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徐峰;南京国民政府宗教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帆;非正式制度对西藏经济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2年
5 刘锦涛;论基督教在西藏的传播[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宫学宁;内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五当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庚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贾霄锋;元明清时期西北与西南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改萍;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及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图雅;喀尔喀绰克图洪台吉生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9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57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