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及其社会治理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18:04
【摘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国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及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列为近年国家的重点工作。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视野中,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且大部分民俗体育活动地点都集中在乡镇开展,将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与农村精准扶贫相结合,成为政府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要点,民俗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选取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及其社会治理功能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深入剖析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传承,并进一步探讨其社会治理功能,以探寻“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耦合的路径。新时代背景下政府社会治理的文化需求路径不仅可以促进虾蚣灯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虾蚣灯民俗体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可以弥补和解决政府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问题。过去以政府为主体,乡村社会组织为附属的乡村治理模式,在面对日益深化的乡村社会矛盾时,已难以适应。为此,寻求新的乡村治理模式已迫在眉睫。相比于政府主体,各乡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模式,或者以法律强制性手段实施的各种治理手段来说,以文化为中心的乡村治理模式,更具有渗透力强、稳定性高、自我发展快等优点,更加具有效率性和实用性。本文使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法和人物访谈来进行研究,对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的背景起源、开展现状、组织开展形式及其对当代乡村治理功能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探寻其社会治理功能的实施路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文化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及实践借鉴。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首先,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活动极具地方代表性,经过政府的扶持以及理事会的精心组织现前开展情况较好;其次,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对乡村治理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村民文化归属感、联动不同社会阶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后,提出了建立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乡村治理体系的中的功能价值和实施路径。经研究发现,“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功能有:构建新型乡土文化的功能;社会人文建设功能;仪式性非正式组织的社会治理协调功能;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功能;增强村民内部团结及情感交流的功能;建设村民优良道德品质,保持社会稳定功能;维护村落秩序,构建团体格局。“泰和虾蚣灯”民俗体育文化参与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民族、民俗、民风的新融合;族群式共同文化记忆的新模型;非正式组织参与下的新型社会良治;构建社会文化与社会治理双重发展新平台;自发传承向学校传承创新发展。丰富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传承发展。
【图文】:

分布图,泰和县,地理位置,分布图


图 1 古代泰和县地理位置分布图在东南方,与苏区最着名的县之一兴国县,红军烈士郡和国民将军相邻,西南部以“乞丐大脑”着名的遂川县和毗邻县的美食“万安鱼头”;西接井冈山市被誉为“共和国的奠基石”和“中国革命的摇篮”,,连接北部的吉安县和东北部泰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图,泰和县,行政区划图


舍溪村大概有二百多户人家,村上只有两姓,大多数村民姓胡,少部分姓周,部分居民是是南宋1276年从福建铜安迁此安居,距今已七八百年的历史。图2 现代泰和县行政区划图4.1.2 “泰和虾蚣灯”所处的人文环境泰和人优秀,人才众多。泰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唐宋以来,它已成为蓬勃发展的人类文化。发达的教育和繁荣的文学风格造就了学子和众多人才,引起了外县人的羡慕,也引起了许多历史学家的关注。“西昌文运的名单很好,有四个高官,十人中有九个仆人和一个王室,四百名学者进入皇帝名单,进入到皇宫顶部的人数,就像手上一把沙子的数量,数不胜数”。这是一首反映涪陵文化泰和县行政区划图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12;G8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文;周冬梅;;民间灯彩中的图腾崇拜 以吉安灯彩为例[J];中国宗教;2013年10期

2 仇军;钟建伟;;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以大众体育为例[J];体育科学;2010年12期

3 谭东辉;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10期

5 陈红新;刘小平;;也谈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年04期

6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年01期

7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龚志伟;;博弈与整合:乡村民主化进程中的宗族性政治参与分析——以村民自治为视阈[J];农业考古;2006年03期

9 陈洪生;;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视阈: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力量的对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霞;吴玉华;;客家体育的开发利用与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丽薇;于立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吉林省冰雪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卢苗;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安林继;村寨变迁影响下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4 王铁新;晋南地区民俗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60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