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沧州落子的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8:37
【摘要】:沧州落子舞是河北沧州一带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其群众性、生活性很强,是沧州人民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主要流传于沧州境内的南运河两岸,尤以南皮县、沧县、盐山县、孟村回族自治县为盛。因南皮县是沧州落子的发源地,故沧州落子又被称为“南皮落子”,民间俗称“落子”(lào zi),属变形秧歌,在南皮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沧州落子地方风格浓郁,与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并称为“河北省三大民间舞”,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北沧州人文底蕴雄厚,拥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在沧州的历史上,居民向来喜欢舞蹈,而舞蹈也是沧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落子”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舞蹈形式,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载体。如今的“沧州落子”正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困境,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本文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影音资料法、综述法,访谈法和分析法等等,展开了对沧州落子发展现状的研究。从沧州落子的表演形式上进行有效切入,对其表演形式进行深度的分析,同时将兼顾落子的表演与艺术风格,进行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研究领域的研究。立足于舞蹈自身,沧州落子的演绎形式、演绎技巧等等进行有效论述,深度分析和洞察民间舞蹈的特色和原理,从文化的角度探索沧州落子的深刻内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分析和评价沧州落子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相关的研究结果也能助力于沧州落子的发展。
【图文】:

沧州,盐碱地,民众


饿的基础上再谋生路,通过贩私盐的方式,以求生计。政府不仅没有心系将灾年饥荒的民众,还断了其贩私盐谋生的后路,激起了民愤。当地民众是与抗争,由于兵器管制相对较严,而民众也没有多余的钢铁去铸造兵器,你能习得拳脚功夫的方式与官府展开斗争,以解民愤。《沧州志》中书道:“沧邑俗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侠涣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州地区民众深明大义,不畏强权且高风亮节,通过习武行侠仗义,同时捍卫的基本权利。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切入,沧州地区的农民无法通过农耕来维持生计,就只过卖艺的方式来进行乞讨,,以求渡过灾荒之年。《沧州志》中书:“遇早则 旱潦频 衍沃皆成瘩壤矣,夫土瘩则民黄…则流浪卖艺者众”。这也接证明了落子舞最初可能源于民众在乞讨和卖艺过程中的一些舞蹈。但是千律的舞蹈和动作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因此落子舞也会在程度上受到艺和传承者们的创新和发展,落子也就不断的被继承下来。

沧州落子的艺术风格研究


文落子表演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娜;刘华;;沧州落子的调查与研究[J];前沿;2012年02期

2 李涛;尹云龙;;盐文化在地名中的体现[J];语文学刊;2011年23期

3 尹云龙;李涛;;远去的节日狂欢与艰难的现代生存——对沧州落子之调查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罗丽娜;;沧州落子的渊源追溯与历史演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罗丽娜;;“原生型”河北民间舞蹈沧州落子的文化内涵解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钧;;莲花落秧歌戏是评剧的源头[J];戏曲研究;2009年03期

7 赵咏梅;贾建文;;昌黎地秧歌的文化空间浅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卿;;论“二老艺人”在鼓子秧歌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J];文史哲;2007年03期

10 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铁梁;;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3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613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