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新时代下的徐水舞狮生存境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9:04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的舞狮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随着时代的更迭,徐水舞狮在吸收当地文化养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其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舞蹈形式矗立在华夏舞坛之中。2006年,河北省徐水区的舞狮活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徐水舞狮以一种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积极地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变迁。在新时代下,徐水舞狮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站在“新时代”这一特定的视阈下,对徐水舞狮进行全方面的观照是解决其生存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本文针对徐水舞狮这一特殊的舞蹈形态,站在“新时代”这一特定的研究视角,运用舞蹈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方法,首先从徐水舞狮的职业艺人“舞体”入手,深入探究“舞体”背后的舞狮形态,其中包括徐水舞狮的外部形态特征,伴奏音乐的特征,以及舞狮的服饰道具特征。并根据舞体与舞团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对徐水地区舞团的生存境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摸索出舞团在当今时代下的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其次,本文以徐水舞狮现存舞目中的代表作品《吼春》和《百万雄狮庆回归》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其舞蹈的动作套路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并对传统舞目的传衍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总结并归纳出徐水舞狮在传承与传播中所运用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本文结合当今时代下的传播媒介对徐水舞狮的传衍方式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探讨,为徐水舞狮在当今时代的传播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参考价值。第三,本文从徐水舞狮“舞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徐水舞狮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从本体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观点,结合徐水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徐水舞狮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从传统舞目的保护、舞狮团体的建设以及整体舞业的推广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的见解。最后,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徐水舞狮在当今时代下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参照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徐水舞狮未来的发展点明了方向。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722.215
【部分图文】:

道具,传统技法,徐水,罐头


图 1-1:改良后的舞狮道具 图 1-2:徐水舞狮团在国外演出在拜师学艺,领教了舞狮的基本动作后,他们不满不足于“头戴柳罐头,跨下辘辘把,踩街慢慢走,踏步嚓嚓嚓”的传统技法。②于是,狮会的成员开始打破老套路,抛弃了原有的“辘辘把”,把舞狮前后两人设计为能自由活动,步调协调,又各有侧重

徐水,传统技法,罐头,基本动作


图 1-1:改良后的舞狮道具 图 1-2:徐水舞狮团在国外演出在拜师学艺,领教了舞狮的基本动作后,他们不满不足于“头戴柳罐头,跨下辘辘把,踩街慢慢走,踏步嚓嚓嚓”的传统技法。②于是,狮会的成员开始打破老套路,抛弃了原有的“辘辘把”,把舞狮前后两人设计为能自由活动,步调协调,又各有侧重

狮子,肢体语言,狮头,徐水


态演员的肢体语言上,通过舞者的术。因此,舞狮的形态特征与以来,徐水舞狮经过几代人不断式。狮头上有红节的为雄狮,狮分为“小狮子”和“大狮子狮子队”和“引狮郎”两种不狮”和“武狮”两种类型;根狮”和舞“群狮”三种不同的的基础之上,所以,除了规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改霞;;体味严峻的生存境况——解读《红楼梦》的《葬花辞》[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2期

2 周彬彬;;直面生存境况的华美地图——读周晓枫《斑纹——兽皮上的地图》[J];语文建设;2018年17期

3 雷卫军;;女性意识的张扬——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4 傅国涌;;回到真实的“五四”[J];语文新圃;2009年06期

5 许征;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6 于晓丽;;对在俄华商生存境况的最新调查[J];北方经贸;2010年07期

7 于桂芝;;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阈下个人生存境况探析[J];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8 沈春雷;;台湾20世纪20至70年代民营报纸的生存境况[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频闻;;观光客的姿态[J];领导文萃;2010年15期

10 叶妮;翁思洁;朱云;;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J];今传媒;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仁伟;新时代下的徐水舞狮生存境况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廖群;萧红小说主题意蕴探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马玉梅;中国当代乡村女性生存境况的艺术写照[D];扬州大学;2016年

4 曹景帅;鲍曼流动的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生存境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李隽;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园萍;追求与探寻[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2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72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