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试论重心在身韵袖舞中的传导性

发布时间:2021-02-08 00:45
  本文选择以重心变化为切入点,针对袖舞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重心,从而影响身袖配合的现象而提出的观点。重心在袖舞教学中之所以有必要研究是因为它是形成袖舞整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重心是力量的源头,它直接影响身体形态、幅度乃至袖体的变化,建立身袖配合的整体意识需要关注重心。其次,身袖配合过程中,重心影响身法,身法影响袖技,身袖配合的每一动都离不开重心变化。最后,心意、情感等内在因素可以借助重心形成具有中国审美特质的表达,从而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古典舞袖舞的韵美之态。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论重心在身韵袖舞中的传导性


直线扬袖推移重心前的蓄力准备

重心,发力,直线形,身法


”⑥在以身带袖的运动中,三节运动的力量传导可以分为局部与整体配合。局部是肩肘、腕的手臂三节传导,肩为根、肘为中、腕为稍。整体是脚为根,腰为中,头为稍要求局部配合形成身法整体性,建立以身带袖的运动方式。从身袖配合的整体角度来看每一个袖技的完成都有重心的参与,无论是原地重心,还是移动重心,重心的主动转换帮助身法将劲力集中并传导至袖体,通过不同速度、幅度的变化使袖体在空中形成多样形态。以下是以袖技开范儿训练动作为对象进行重心配合分析的表格:袖舞重心分类 袖技名称重心推移 正出收袖、反出收袖、直线扬袖、推袖、片花、横出收袖重心屈伸 绕袖、上出收袖、抖袖、弧线扬袖、扬搭袖、重心推蹬 冲袖

过程图,作品,过程,身体


图 3 袖舞作品《袖舞翩跹》内外三合在身袖的配合过程中,实则就是身心统一的过程。心意的内在预动开后,有序、有控制的借助气、力的散发给予外形动作有形态、有节奏的变化,让身每一次舞动都具有美感、生命感的绵延,使外在的身袖打破本身可见的限制而通往的意象世界。如袖舞作品《袖舞翩跹》,通过舞蹈演员细微的神态变化与熟练的身合表现出大鼓与京胡两种乐器交织演奏出的刚劲优美的曲调,在音乐与舞蹈高度一合下体现出舞蹈化下的传统京韵之美。在舞蹈中,演员运用慢圆场步伐形成缓缓前身体动势,突出眼睛从弱到强的放神变化(图 3)。之后,通过重心与身体态势的表现出身体节奏与心意的“满”,在快失去重心的时候,快速接仰身双手冲袖,将内意的“满”通过失重闪身接动作那一瞬间外放,形成身体节奏的“闪”,强化心意瞬放的美。身体节奏满与闪的变化,内心满与放的交替,突出音乐酝酿与迸发的转换得音乐旋律与身体韵律达到高度一致,在整体中表现中国传统审美内外一致的特点袖子因人内心精神的多元化而丰满。外在形式是内在精神的传递,当外与内形个内外互通的整体时,观众通过外在形式,而进入到表达者的内心世界之中,感受种精神上的启迪和充实,并体会到其中的审美意味。彭吉象在《中国艺术学》中


本文编号:3023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23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