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吉县元宵节民间舞龙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7 22:03
山西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临汾吉县位于山西西南部的黄河岸边,境内有被誉为黄河魂的壶口大瀑布,更有着伏羲、女娲"隔沟穿针""滚磨合扇"的传说故事。这里的风物形胜,影响了这一地域的民风特色,也塑造和奠基了民俗文化的文明传承。元宵节民间舞龙活动在这一带群众基础较好,但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关于文献资料记载更是匮乏。本文拟通过吉县元宵节舞龙的相关内容,分析吉县舞龙的地域环境,阐述吉县舞龙的形成与发展,以探求吉县舞龙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0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龙点睛在舞龙表演之前,有个“点睛”的仪式(如图1:龙点
NorthernMusic45nationalmusic民族音乐习俗。所谓龙饮水便是在舞龙前让龙喝到县城最大自然泉——饮马泉的泉水(如图2:龙饮水)。然后烧香、祭酒祈求龙神保佑人们“幸福安康”“五谷丰登”。总之,所有的讲究都承载着农业文明之下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正是在吉县这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影响下,使舞龙活动成为今天元宵活动的重头戏。图2龙饮水一代代舞龙人的更迭,吉县的龙在长短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装饰、制作以及动作上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据舞龙人王小宝老人口述,以前在每年的元宵节来临之际,舞龙队正月初二就得开始集合排练,直至正月十三、十四游街巡演,元宵节当天要先给各个机关单位拜年然后在吉县二中操场和吉县桥南广场轮流展演。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这个小县城大街小巷,而龙灯更是必不可少的。老艺人为了表演更有特色,将每节龙节上装有光源,一开始是蜡烛,再到后来使用手电筒、电瓶灯等等。舞动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穿行在街市上,一会儿蜿蜒而行,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滚动身躯,一会儿昂首眺望,在伴上轰隆隆的锣鼓声,浓浓的节日氛围彰显无疑。近十多年来,社火活动在逐步的简化,表演时间也只剩正月十四、十五这两天,至于元宵节晚上的表演也已取消好多年。舞龙的动作也在简化,第二代传承人马宜生说道:以前每套动作之前都要跑一个8字,然后紧接龙头钻尾再进行下一套动作,现在“跑8字”也只有在第一套动作之前有而后面的都被取消了。龙皮也从以前的纸糊手绘,成近年来的彩龙。三、结束语笔者从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并没有查到关于吉县舞龙活动的文字记载,每年元宵节都在表演,遗憾的是此类文献没有把元宵节舞龙活动的历史、表演形式、表演特征等列出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把吉
本文编号:3069877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0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龙点睛在舞龙表演之前,有个“点睛”的仪式(如图1:龙点
NorthernMusic45nationalmusic民族音乐习俗。所谓龙饮水便是在舞龙前让龙喝到县城最大自然泉——饮马泉的泉水(如图2:龙饮水)。然后烧香、祭酒祈求龙神保佑人们“幸福安康”“五谷丰登”。总之,所有的讲究都承载着农业文明之下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正是在吉县这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影响下,使舞龙活动成为今天元宵活动的重头戏。图2龙饮水一代代舞龙人的更迭,吉县的龙在长短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装饰、制作以及动作上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据舞龙人王小宝老人口述,以前在每年的元宵节来临之际,舞龙队正月初二就得开始集合排练,直至正月十三、十四游街巡演,元宵节当天要先给各个机关单位拜年然后在吉县二中操场和吉县桥南广场轮流展演。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这个小县城大街小巷,而龙灯更是必不可少的。老艺人为了表演更有特色,将每节龙节上装有光源,一开始是蜡烛,再到后来使用手电筒、电瓶灯等等。舞动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穿行在街市上,一会儿蜿蜒而行,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滚动身躯,一会儿昂首眺望,在伴上轰隆隆的锣鼓声,浓浓的节日氛围彰显无疑。近十多年来,社火活动在逐步的简化,表演时间也只剩正月十四、十五这两天,至于元宵节晚上的表演也已取消好多年。舞龙的动作也在简化,第二代传承人马宜生说道:以前每套动作之前都要跑一个8字,然后紧接龙头钻尾再进行下一套动作,现在“跑8字”也只有在第一套动作之前有而后面的都被取消了。龙皮也从以前的纸糊手绘,成近年来的彩龙。三、结束语笔者从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并没有查到关于吉县舞龙活动的文字记载,每年元宵节都在表演,遗憾的是此类文献没有把元宵节舞龙活动的历史、表演形式、表演特征等列出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把吉
本文编号:3069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6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