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用才华和勇气向边界发起冲击——民族实验舞剧《彩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2-08 14:49
  克莉斯蒂娃将艺术文本分为"现象文本"(pheno-text)和"生成文本"(geno-text),她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穿过边界相对变动的区域,构成一个不局限于两个文本主体之间的传达通路。"[1]就民族舞蹈创作而言,我们认为从衍生态形式舞蹈的表演,到经过专业编舞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无一不在寻求这种突破——即寻找民族舞蹈的符号与现代主义语境隐秘的交叉地带和它们的极限。现在,前卫的编舞者们利用实验舞剧这一形式,通过舞蹈——以动作和姿势为符号载体的型文本(archi-text),将这种改革引入舞蹈创作中,使其哲学隐喻与民族传统转喻融为一体,从而绽放出全新的艺术魅力。民族实验舞剧《彩虹》的诞生,无疑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前景。 

【文章来源】:大舞台. 20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彩虹:艺术对现实的戏拟和隐喻
二、民族舞蹈符号与现代主义语境的结合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当代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审思[J]. 张帆,马亮亮,格日南加.  贵州民族研究. 2019(10)
[2]舞蹈《牧神的午后》不同版本比较[J]. 黄雨微.  大舞台. 2018(03)
[3]舞蹈《春之祭》的百年绽放[J]. 胡伟.  大舞台. 2017(04)



本文编号:361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1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