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蹈人体科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1:16

  本文关键词:舞蹈人体科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舞蹈的人体是身心一致的统一体,舞蹈艺术是灵肉一体、身心同构的艺术。”这是吕艺生教授所体会的舞蹈与人体关系。其观念不仅为审视舞蹈美提供了立足点,更为舞蹈教学工作出示了支撑性的理论依据。舞蹈作为身心同构的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身体与世界之间的运动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舞蹈其实质,即本体内在生命力的运动反应。众所周知,舞蹈与动作是不可分的,专业性的舞蹈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运动技能、身体形态以及心理素质,并根据客观条件设计出最佳的运动技术方案。其方案的设计既要充分体现技术的共性,又要符合个人发展的特性,从而让学生以由内之外的方式感受到舞蹈动作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是关于人体科学在舞蹈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即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舞蹈教学科学性的应用价值。其应用体现于对舞蹈教学的思考与操作中。任何一种对教学的思考都是建立在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再认识上,本文借助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从“力”的角度将人体与舞蹈、身体与运动联结起来。其中所谓的“力”出自“形之所由奋也”,存在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对“力”的记录。将力作用于人的意识,它是物体运动的缘由,也是事物发展的动机;同时,舞蹈中的“力”是引起事物发生变化的助推力,体现在肌肉的爆发与控制上。维特根斯坦曾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最好的图画”尊重生命的这份独特,从舞蹈本体中发掘学生主体的创造能力,使我们的舞蹈教学工作演绎为一场“思考的身体”活动。
【关键词】:舞蹈本体 动作 舞蹈教学 身心同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1
  • 一、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9-11
  • (一)研究方法9-10
  • (二)创新之处10-11
  • 第二章 舞蹈“本体论”研究的系统科学11-22
  • 一、舞蹈“本体论”概述11-13
  • (一)“本体论”的词源11-12
  • (二)舞蹈“本体论”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12-13
  • 二、舞蹈"本体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13-14
  • (一)理论建设的前提13
  • (二)发展的意义13-14
  • 三、舞蹈本体与解剖学的重合性14-16
  • (一)解剖学的发展概况14-15
  • (二)人体构造15
  • (三)人体解剖学与舞蹈动作的关系15-16
  • 四、舞蹈本体与运动生物力学的交叉性16-19
  •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概况17
  • (二)时代人物对运动生物力学的贡献17-18
  • (三)运动生物力学与舞蹈动作的关系18-19
  • 五、舞蹈本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9-22
  • (一)舞蹈本体的生成环境19-20
  • (二)舞蹈本体的社会属性20-22
  • 第三章、舞蹈本体的内涵价值22-27
  • 一、舞蹈语汇形成的过程22-23
  • 二、舞蹈本体与心理动机的关系23-25
  • (一)身与心的艺术性回归 ——《黄帝内经》23-24
  • (二)舞蹈心理“动机”的演绎过程24
  • (三)艺术思维在舞蹈中的作用24-25
  • 三、舞蹈动作的情感指向25-27
  • 第四章、舞蹈动作中“力”的剖析与人体动律学的关系27-34
  • 一、人体动律学概述27-28
  • 二、“动态”与“流畅性”的关系28-29
  • 三、“动速”与“时间”的关系29-31
  • 四、“动律”与“空间”的关系31-32
  • 五、“动力”与“重力”的关系32-34
  • 第五章、舞蹈动作中“力”的律动与空间审美及教学应用34-48
  • 一、几何构图在空间审美中的应用34-35
  • 二、静态、平衡舞姿的空间审美35-39
  • (一)“平衡”的概念35-36
  • (二)Arabesque中的平衡审美价值36-37
  • (三)Adagio的训练价值37-38
  • (四)Adagio稳定性的解决方法38-39
  • 三、跳跃动作“力”的形成39-42
  • (一)“重力”的概念39
  • (二)Grand jeté的视觉审美价值39-41
  • (三)Grand jeté 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原理的应用41
  • (四)Grand jeté训练的价值41-42
  • 四、旋转中“力”的空间意识42-46
  • (一)“力”的概念42-43
  • (二)旋转中视知觉的审美过程43-44
  • (三)Tour的训练价值44-46
  • 五、运动分析理论对舞蹈专业教学的启示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0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静;试论舞蹈教学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J];齐鲁艺苑;2000年04期

2 桂鹤云;对高等师专舞蹈教学的几点建议[J];舞蹈;2001年03期

3 张小坚;加强舞蹈教学 促进非智力因素培养[J];舞蹈;2001年05期

4 张琪玲;浅谈成人舞蹈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7期

5 韩金子;谈中专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6 蒋玲;遵循舞蹈教学规律,提高舞蹈人才培养质量──舞蹈基本功教学规律初探[J];艺术探索;2001年05期

7 曹万顺;试谈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8 赵向欣;;谈舞蹈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范舞蹈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9 陈铭;从“桃李杯”赛看舞蹈教学[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10 赵林平;舞蹈教学与剧目创作的关系 “桃李杯”大赛后的思考[J];内蒙古艺术;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寅;;论高师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立新;;试论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殊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3 曹宁;;普通院校舞蹈教学的探索[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吕寅;;关于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应用的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董丽;;言传身授 注重主体参与——谈职业教育舞蹈教学的课堂环节[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舒通玉;;试谈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态与教法[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袁伟;;舞蹈教学的美感氛围教学法[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王一茹;;邢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9 麦丽素;李其木格;;《浅谈蒙古族舞蹈教学应从培训幼儿的兴趣着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田润静;;《掀起你的盖头来》舞蹈教学设计[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峰 曲建鹏;儿童舞蹈教学要寓教于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刘艺峰 马栋升;儿童舞蹈教学莫让孩子身心受伤[N];中国艺术报;2006年

3 韶钢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幼儿园 廖明娣;浅谈幼儿舞蹈教学[N];韶关日报;2008年

4 延川县城关幼儿园 白晶;浅谈幼儿舞蹈教学[N];延安日报;2010年

5 聂冰心;“三元舞蹈教学工作坊”随感[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教师 马晓霞;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N];西藏日报(汉);2013年

7 郑州市盲聋哑学校 刘琳;聋哑学生舞蹈教学的“手传身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梁鹤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N];吉林日报;2014年

9 贵州省六枝特区实验幼儿园 马丽邋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10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曹平;舞蹈教学中的直接进入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阳艳;试论舞蹈教学中的呼吸[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颖;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志毅;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晶;远程舞蹈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楠;山西民间舞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D];山西大学;2014年

7 蔡璨;藏族民间舞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杨凯晴;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9 田青;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10 王慧娟;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舞蹈人体科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85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