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1:15
本文关键词:现代化进程中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家族是一个受历代封建王朝起欺压的少数民族,被贬称为“蛮夷”,以“化外”相待,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改变这种状况。据有关资料介绍,土家族人民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接壤的内陆山地,主要分布在武陵山脉及大娄山、大巴山的高山地带聚居于龙山、永顺,桑植、大墉、成丰、秀山、酋阳、印江、沿河等27个县市。土家人自称“毕兹卡”,即为“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之意。1956年10月国家公布为我国单一的少数民族1。 民间是民族传统舞蹈繁衍的土壤,反映现实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摆手舞是土家族所特有的一种集体舞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等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状态。摆手舞也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 本研究从体育文化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观察法和系统方法对印江土家族摆手舞项目进行调查和梳理,全面探索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产生、发展和现实存在状态,分析其从原始状态到现存状态的演变过程与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并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价值。研究其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更为深刻的认识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本质、功能和价值,并对影响印江土家族摆手舞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使土家族摆手舞在印江得到普及推广,让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印江 土家族摆手舞 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目录5-7
- 1 绪论7-13
- 1.1 前言7-8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8
- 1.3 研究现状8-10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0-11
- 1.5 主要研究方法11-13
- 2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历程13-17
- 2.1 印江土家族源流、族称13-14
- 2.2 摆手舞的由来14-15
- 2.3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运动形式的特点15-17
- 3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统和现代表现形式17-20
- 3.1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统表现形式17-18
- 3.2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现代表现形式18-20
- 4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原始和现代功能20-23
- 4.1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原始功能20-21
- 4.2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现代功能21-23
- 5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分析23-26
- 5.1 自然环境对印江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影响23
- 5.2 军事战斗对印江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影响23-24
- 5.3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当代留存的文化分析24-26
- 6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26-29
- 6.1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开展现状26-27
- 6.2. 影响印江土家族摆手舞发展的因素27-29
- 7 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策略29-31
- 7.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29
- 7.2 发挥民间艺人的主体作用29
- 7.3 学校发挥教育推广作用29-30
- 7.4 结合印江民族特色发挥产业的带动作用30-31
- 结语3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荣德;;21世纪初期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J];大众文艺;2012年01期
2 刘彦;袁革;;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龚光胜;袁益军;;土家族的“摆手舞”[J];民族艺术;1988年02期
4 刘声超;;保护土家族摆手舞,传承民族文化[J];黄河之声;2012年09期
5 李阁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武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田祖国;罗婉红;;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演变[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06期
7 胡继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保护的认识[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8期
8 陈艳丽;赵敬华;;由摆手舞看土家医学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现代化进程中印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8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