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现象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思考
本文关键词: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现象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获取资料,来探析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现象,以及进一步透视这一流行现象背后所呈现出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这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锅庄舞相关概况的简述,分别对锅庄舞的溯源、分类、发展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以便在正式探析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之前对相关内容有个基本的认识;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对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透视这一流行现象背后的意义。首先,探析了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原因:技术门槛低,简单易学;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愉悦身心、丰富精神生活;交流信息、联络情感,满足情感需求;了解藏族文化,扩展认知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等六个方面。其次,透视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背后的意义,即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主体民族文化中的传播;第四部分由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衍生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
【关键词】:锅庄舞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122;J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1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6
- 第二节 研究综述6-9
- 第三节 研究任务9
- 第四节 研究方法9-11
- 第二章 锅庄舞概述11-16
- 第一节 锅庄舞的溯源、分类及发展11-12
- 第二节 锅庄舞的基本特征12-16
- 第三章 对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现象探析16-37
- 第一节 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现状描述16-20
- 第二节 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原因探析20-31
- 第三节 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背后的意义31-37
- 第四章 由锅庄舞在兰州市的流行引发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37-44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37-38
-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38-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附录48-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黄河上游的一颗明珠[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1期
2 常洁琨;;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以新疆自治区为例[J];法学评论;2008年03期
3 张同生;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和而不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4 杨芳芳;;试论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林萍;;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民间舞蹈美学特征的互渗[J];教育探究;2006年02期
6 岗措;;论藏族民间“锅庄”舞的文化特性和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8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9 范生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保护措施[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汪桂花;;藏族锅庄舞的特征及价值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瑾;论藏区跳锅庄的社会功能[D];四川大学;2002年
2 童绍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芳;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陈运旗;打箭炉锅庄及锅庄文化[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5 杨琼;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探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乌日娜;从和谐文化视角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锅庄舞在兰州市流行现象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8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