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原始信仰视角下的湘西苗族舞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5:18

  本文关键词:原始信仰视角下的湘西苗族舞蹈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湘西苗疆作为“苗人故乡”,其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西部,古代划疆而治。湘西苗疆地域广阔、地势险要,于中国苗族的分布图来看属于东部苗疆,曾迎来送走无数苗族西迁大军,易守难攻。湘西苗族俗称“红苗”,历史上曾有“红苗较诸苗为最甚”之说。因此,就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来说,湘西苗族舞蹈在中国的苗族舞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原根性。 原始信仰产生本身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之外,也是同一族群社会群体意识的体现,本文对原始信仰视角下湘西苗族舞蹈发展方面的研究,使得在今后“为什么跳、怎么跳”湘西苗族舞蹈这样的问题上得以解答,建立更为准确、全面的湘西苗族舞蹈语汇,保留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该章节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原始信仰视角下湘西苗族舞蹈的发展进行论述,分别为:1、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2、研究现状;3、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4、创新之处及可预期的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湘西苗族舞蹈与原始信仰 湘西苗族原始崇拜仪式中盛行的舞蹈发展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由于长期处于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苗族人民常把求生的希望寄予鬼神,以求得庇佑。湘西苗族原始崇拜的鬼神有祖先神、自然神等,祭祀场面按农历时日定期举行,仪式进行的场地、流程等均有严格要求。湘西苗族人民对发展中各个时期的湘西苗族舞蹈都怀有与生俱来的心理认同感,这种骨子里的民族认同心理表明了湘西苗族舞蹈与原始信仰之间微妙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崇拜特色及其发展 原始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其影响是长期且深刻的。它的文化载体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方面均有着内在共同的特征。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创造出了带有原始信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湘西苗族除了佛教、道教此类人为宗教崇拜以外,对祖先、自然等原始信仰仍怀有强烈的崇拜思想,认为万物皆有灵性,湘西苗族舞蹈其实就是原始信仰下原始宗教文化的外化呈现。其舞蹈条件、形式、内容等各方面均有宗教意识的渗透,本章第一部分将从宗教学角度和舞蹈流变等方面全面探讨湘西苗族舞蹈的继承和创新,其中“鼓舞”、“傩舞”、“跳月”等舞蹈形式都是与湘西苗族人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中宗教信仰的体现;第二部分试图透过一些舞台作品来分析原始信仰特色湘西苗族舞蹈的发展规律,找寻既能体现本民族瑰丽的舞蹈文化,又不脱离本民族历史文化语境的舞台创作之规范。 湘西苗族舞蹈跳什么?为什么这样跳?这些问题是与湘西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原始信仰密切关联的,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使得湘西苗族舞蹈语汇更具代表性、准确性、全面性。目前国内很多教学及演出团体纷纷效仿贵州苗族舞蹈的提炼成果进行教学和编创,却忽略了中国苗族一百多个分支中其它苗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律特征,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容易导致此长彼消之势。湘西这片苗族聚居地在整个苗族历史、文化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只有深入透彻地研究湘西苗族舞蹈,才能将祖先留给我们的瑰丽民族文化更好地保存、发展下去。 第四章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信仰文化价值及现代转型 本章将从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信仰文化价值及现代转型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舞台作品是如何扎根在现实土壤中开出绚丽的花朵;以及在舞台化的湘西苗族舞蹈的影响下,湘西苗族民间舞蹈作品又该如何保留自身的文化价值这一意义深远的课题。
【关键词】:湘西苗族舞蹈 原始信仰 发展 文化价值 现代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
  • 1.3 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10-11
  • 1.4 创新之处及可预期的创新性成果11-12
  • 第二章 湘西苗族舞蹈与原始信仰12-15
  • 2.1 湘西苗族信仰概况12-13
  • 2.2 湘西苗族舞蹈与原始信仰的关系13
  • 2.3 湘西苗族舞蹈对原始信仰的心理认同13-15
  • 第三章 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崇拜特色及其发展15-27
  • 3.1 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崇拜特色15-21
  • 3.1.1 祖先崇拜意识15-17
  • 3.1.2 自然崇拜意识17-19
  • 3.1.3 生殖崇拜意识19-20
  • 3.1.4 以“跳香舞”和“接龙舞”为例20-21
  • 3.2 发展现状21-27
  • 3.2.1 “娱人”功能增强21-23
  • 3.2.2 舞台化发展23-27
  • 第四章 湘西苗族舞蹈的原始信仰文化价值及现代转型27-30
  • 4.1 文化价值27-28
  • 4.1.1 审美价值27
  • 4.1.2 健身价值27-28
  • 4.1.3 交流价值28
  • 4.2 现代转型28-30
  • 4.2.1 舞台艺术作品28
  • 4.2.2 大众健身舞蹈28-29
  • 4.2.3 学校公共课程29-30
  • 结语30-31
  • 附录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波;陈廷亮;咏梅;;浅析苗族鼓舞的起源和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熊晓辉;郑艳红;;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本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龙庆凤;苗族舞蹈的审美艺术特色[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吴正光;苗族的鼓笙文化[J];当代贵州;2005年11期

5 陈铭;;巫术与湘西苗族舞蹈[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6 阿土;;苗族“猴儿鼓”[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7 秦中应;;人类学视野下的家庭教育与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以湘西苗族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静;;论苗族舞动律与鼓点的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9 李真;;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李菁;;浅论巫文化对苗族芦笙舞的影响[J];民族论坛;200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原始信仰视角下的湘西苗族舞蹈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8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