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藏羌锅庄的排舞化改造与推广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30 10:13

  本文关键词:藏羌锅庄的排舞化改造与推广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少数民族在他们的节日期间通过举行少数民族舞蹈这一群众性的活动来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劳动闲暇之时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锅庄作为藏族和羌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锅庄不但能给羌族民族人民带来欢乐,人们还可以以舞蹈的形式来达到来交流感情、培养身心健康的目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群众体育的发展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排舞作为目前群众体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排舞化改造,也是是符合文化发展的需求。将藏羌锅庄舞进行排舞化的改造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将藏羌锅庄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将学校作为平台使得藏羌锅庄舞的推广有一个良好的试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造。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羌山情》的创编实践为例,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排舞化改造与推广进行研究,文章对锅庄的排舞化进行了探讨,分别讨论了排舞的历史及特点、锅庄的历史及特点,并对锅庄排舞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文章对锅庄排舞化的改造进行了研究,以《羌山情》为例,对《羌山情》的创编背景和动机、《羌山情》创编的原则和思想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羌山情》成套动作进行锅庄舞的动作分析。 然后,文章对锅庄排舞化的推广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锅庄排舞化的推广现状而言,我们能够从学校推广情况和社会推广情况进行了探讨;从学校锅庄舞比赛和社会锅庄舞比赛对锅庄舞的比赛前景进行了阐述。 最后,笔者结合民族舞蹈排舞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培养专门的民族舞教练员、扩宽传播的渠道、适当取舍民族元素、搭建比赛平台等民族舞排舞化推广的策略,以求对民族舞的排舞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民族舞蹈 排舞 藏羌族 锅庄 改造 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2.1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11
  • 1.2.2 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11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11-12
  • 1.3.1 研究对象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文献综述12-17
  • 1.4.1 关于少数民族舞蹈体育化方面的研究13-15
  • 1.4.2 关于排舞运动的研究15-17
  • 2 锅庄排舞化的探讨17-25
  • 2.1 排舞的概述17-20
  • 2.1.1 排舞的概念17-18
  • 2.1.2 排舞的起源与发展18
  • 2.1.3 排舞的特点18-20
  • 2.2 锅庄的概述20-23
  • 2.2.1 锅庄概念辨析20-21
  • 2.2.3 羌族锅庄的民族文化背景21
  • 2.2.4 羌族锅庄的特点21-23
  • 2.3 锅庄进行排舞改造的可能性23-24
  • 2.3.1 锅庄难度不大易于改造23
  • 2.3.2 锅庄、排舞音乐契合度较高23-24
  • 2.3.3 锅庄、排舞参与形式都较灵活24
  • 2.4 锅庄排舞化的必要性24-25
  • 2.4.1 项目生存的需要24
  • 2.4.2 推广全民健身的需要24
  • 2.4.3 推动当地体育发展的需要24-25
  • 2.4.4 传播民族文化的需要25
  • 3 锅庄排舞化的改造25-29
  • 3.1 《羌山情》的创编背景和动机25-26
  • 3.1.1 传播民族传统文化25-26
  • 3.1.2 利用有效传播途径26
  • 3.1.3 展现灾后民族精神26
  • 3.2 《羌山情》创编的原则和思想26-27
  • 3.2.1 动作的民族性与易学性相结合26-27
  • 3.2.2 音乐的民族性与欢快性相结合27
  • 3.3 《羌山情》成套动作分析27-29
  • 3.3.1 舞员分析27
  • 3.3.2 队形的描述27-28
  • 3.3.3 舞蹈动作分析28-29
  • 4 锅庄排舞化的推广29-34
  • 4.1 锅庄排舞化的推广现状29-31
  • 4.1.1 学校推广情况29-30
  • 4.1.2 社会推广情况30-31
  • 4.2 锅庄舞比赛前景展望31-33
  • 4.2.1 学校锅庄比赛情况31-32
  • 4.2.2 社会锅庄比赛情况32-33
  • 4.3 锅庄舞排舞化推广构想33-34
  • 4.3.1 在四川省内高校推广锅庄舞33
  • 4.3.2 在城市布点传播锅庄文化33
  • 4.3.3 针对推广情况继续对锅庄舞进行改造33-34
  • 4.3.4 举行锅庄舞比赛34
  • 5 结语34-37
  • 5.1 藏羌锅庄排舞化的问题34-35
  • 5.1.1 缺乏专门的藏羌锅庄教练34
  • 5.1.2 传播渠道较窄34-35
  • 5.1.3 地域文化约束较强35
  • 5.2 藏羌锅庄排舞化的发展策略35-37
  • 5.2.1 培养专门的藏羌锅庄教练员35
  • 5.2.2 扩宽传播的渠道35
  • 5.2.3 适当取舍民族元素35-36
  • 5.2.4 搭建比赛平台36-37
  • 6 主要参考文献37-39
  • 参考文献37-38
  • 参考书籍38-39
  • 附录39-40
  • 致谢40-41
  • 附件4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秀花;吴天德;;藏羌锅庄概念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胥春华;;浅析排舞运动特征及我国开展排舞运动的意义[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2期

3 贾安林;“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段彩虹;;少数民族舞蹈融入民族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5 邓嘉;蒋雯;;我国高校开设排舞体育课程可行性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文英;吴步阳;;从全民健身视角审视排舞的发展前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7 黄咏;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健美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8 邓宏烈;;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9 马宁;钱永平;;羌族宗教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10 焦敬伟;郑丹蘅;;对新兴休闲运动“排舞”及其推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藏羌锅庄的排舞化改造与推广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06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