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昆明“云南民族村”民间歌舞的市场化传播—在回望中比照
发布时间:2017-06-01 13:05
本文关键词:解读昆明“云南民族村”民间歌舞的市场化传播—在回望中比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旅游”这一新的生活方式刚刚进入国人的生活,云南就率先推出了旅游歌舞。从最初的“广场式”和“歌舞伴餐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乘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越来越呼唤更多更具审美冲击力的旅游歌舞出现。云南丰富的民族民问歌舞文化资源经由旅游歌舞的传播渠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云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也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渴求而发展变化。 本文以云南传统民族歌舞音乐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为背景,以昆明“云南民族村”旅游景点的实地考察为据点,通过与传统少数民族民问歌舞的比照,从传播渠道、艺术形态和社会功能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云南传统民族歌舞在当代社会的市场化传播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其中折射出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云南民族村 旅游歌舞 传播渠道 艺术形态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92.4
【目录】:
- 论文提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6
- 中国社会转型催生民俗文化旅游8-9
- 昆明“云南民族村”创立与宗旨简介9-10
- 前人研究情况10-12
- 选题意图与意义12-14
- 实地考察14-15
- 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民间歌舞传播渠道的今昔对比16-52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传播渠道的回顾16-25
- 引子:传统的传播方式——自然传播16-17
- 一、传播渠道一:民俗生活17-20
- 二、传播渠道二:口耳相传20-21
- 三、传播渠道三:集体场合21-22
- 四、传播渠道四:历时与共时的依存22-25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传播渠道25-52
- 一、商教并重、学演同步25-37
- 二、以老带青、传统奠基37-44
- 三、以新促传、海纳百川44-52
- 第二章 民间歌舞市场化的艺术形态变迁52-83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艺术形态的回顾52-68
- 一、舞蹈形态特征——原始性52-59
- 二、歌唱形态特征——初始性59-65
- 三、传统艺术形态的缘起65-68
- 第二节 民族村少数民族歌舞市场化的艺术形态变迁68-83
- 一、传统剪裁型69-71
- 二、丰富扩展型71-74
- 三、专业创作型74-83
- 第三章 民间歌舞市场化传播的多元功能83-94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社会功能的回顾83-87
- 一、抒发感情、愉悦心情83-84
- 二、祭祀祖先、感动神灵84-85
- 三、婚丧依托、血脉传承85-87
- 第二节 民族村民族歌舞市场化传播的多元功能87-94
- 一、文化与经济的双赢87-88
- 二、表演与观众的互动88-90
- 三、大众文化自觉的回归90-94
- 结语与反思94-96
- 参考文献96-98
- 附录 (采风图片)98-1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世敏;杨静;;旅游演艺游客感知影响因素及价值提升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12年03期
2 李广宏;吴忠军;;乡村民俗旅游原生态型开发的“限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J];市场论坛;2006年08期
3 刘艳兰;;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J];科技广场;2009年08期
4 吴忠才;旅游活动中文化的真实性与表演性研究[J];旅游科学;2002年02期
5 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年02期
6 王健;;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问题新论[J];旅游学刊;2009年09期
7 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年03期
8 罗树萱;;传播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1期
9 杨丽琼;吴丽娴;;旅游表演中的艺术真实性分析——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彭栓红;;原生态民歌在民俗旅游中的功能及应用策略——以山西民歌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解读昆明“云南民族村”民间歌舞的市场化传播—在回望中比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1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