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国标舞创作的中国特色

发布时间:2017-06-06 20:01

  本文关键词:论国标舞创作的中国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标舞是源于西方的舞蹈形式,引入中国近三十年,已形成了体育竞技与艺术表演两种格局的发展态势。文章以两种形态比较分析为基础,着眼于国标舞的艺术表演,从CCTV舞蹈大赛的典型作品切入研究,分析国标舞的艺术创作融入中国特色的现象,并进一步探索实现国标舞的中国艺术创新发展的具体方面和有效途径。 论文首先,对有关国标舞和体育舞蹈的理论研究、创作研究、融入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从舞蹈理论的分类阐述与界定了国标舞与体育舞蹈二者之间的属性问题,剖析了国标舞的实践创作现状;运用对比分析法,揭示了体育舞蹈比赛与国标舞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特征;结合作品赏析法,通过对国标舞艺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归纳了其中国特色典型案例的创作特点;运用探索性研究法,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对国标舞结合中国特色的创作具体方面、学科体系、发展途径都提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研究重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作品赏析法,借鉴艺术学理论、舞蹈学理论、舞蹈编导理论及舞蹈作品赏析理论,阐释了国标舞和体育舞蹈的属性特征及创作现状,并对其艺术创作结合中国特色进行多层面分析,从音乐、题材、动作、队形、舞台综合几个方面探索国标舞的艺术创新发展,体现了国标舞在我国舞蹈艺术大环境中的重要价值,找出了国标舞创作形成中国特色的动因,使国标舞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为丰富和繁荣我国舞蹈文艺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论文最后从对策角度思考,对国标舞的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实践建议与理论对策,指出国标舞应朝着艺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国标舞的综合人文艺术培养机制,艺术院校与体育院校对国标舞学科建设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借助多种途径开展创作并积极推广,加强编导的专业能力与文化修养。 研究成果不仅是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实践方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丰富舞蹈文化的需求,同时能为从事国标舞教学与创作的人们提供参考,也能对我国的国标舞教学机构、舞蹈艺术院校及体育舞蹈院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建议思路,对改革当前国标舞怎样走适合中国舞蹈艺术创新发展之路,从而面向国际舞蹈文化市场都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国标舞 作品创作 中国特色 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72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1.1 选题依据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2 相关文献综述11-16
  • 2.1 国标舞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11
  • 2.2 国标舞的作品创作研究11-13
  • 2.3 国标舞文化与中国舞蹈文化的比较研究13
  • 2.4 国标舞的中国特色发展创新研究13-16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7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2.1 文献资料法16
  • 3.2.2 作品赏析法16
  • 3.2.3 对比分析法16
  • 3.2.4 探索性研究法16-17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7-31
  • 4.1 关于舞蹈、国标舞与体育舞蹈的概念界定17-19
  • 4.1.1 舞蹈的分类17-18
  • 4.1.2 国标舞与体育舞蹈的属性18-19
  • 4.2 当代中国国标舞创作的现状19-21
  • 4.2.1 体育竞技表演项目19-20
  • 4.2.2 舞台文艺表演作品20-21
  • 4.3 国标舞创作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21-26
  • 4.3.1 妙曼的中国音乐21-22
  • 4.3.2 新颖的文艺题材22-23
  • 4.3.3 多元的技法动作23-24
  • 4.3.4 鲜活的群舞队形24-25
  • 4.3.5 完整的舞台综合(服装、道具、化妆、舞美)25-26
  • 4.4 国标舞创作的中国特色形成动因26-27
  • 4.4.1 创新是文艺创作的本源26
  • 4.4.2 本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使然26-27
  • 4.5 国标舞创作的中国特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7-31
  • 4.5.1 舞蹈风格的局限致使创作形式的单一27-28
  • 4.5.2 国内教学体系不够完备制约创作人才的培养28-29
  • 4.5.3 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中国本土化的成功经验29-30
  • 4.5.4 扩展国内发展平台才能推动国际感召力30-31
  • 5 结论及建议31-33
  • 5.1 结论31
  • 5.2 建议31-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浅谈色彩在舞蹈服装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盛昌繁;;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刘建;;当舞蹈作为文化和艺术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任文惠;;从舞剧《长恨歌》探析国标舞与海派文化的渊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刘少辉;;浅析春晚舞蹈作品——议舞蹈创新的选择问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袁勤;;从体育舞蹈看中西社会的审美文化[J];成功(教育);2007年05期

7 张春生;刘素玲;苗峰;;国际标准舞与体育舞蹈的渊源与发展的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何沁;;从竞技性到艺术性——以比赛形式的转变浅谈国标舞舞者的艺术之路[J];大舞台;2011年01期

9 许昌;陈飞e

本文编号:42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2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