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大鼓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11:02
本文关键词:方山大鼓的田野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素有“六朝古都”美称的南京,历来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孕育了自己特有的丰富的民间舞蹈。方山大鼓是仍活跃于南京民间的综合性乐舞,,它是自明朝末年以来,中国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以及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民风,不断积累、发展、变化和丰富的结果,目前已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课题欲以自己积累的锣鼓乐和舞蹈知识作为研究基础,将着眼点置于方山大鼓鼓乐与舞蹈形态层面,通过对方山大鼓资料的收集,对其鼓乐、舞蹈形态以及社会功能性变迁的记录、整理和研究,揭示其节奏构成,基本动作与风格的艺术规律与特征,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也希望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舞蹈 方山大鼓 麻雀蹦 鼓舞 田野考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0
- 1.1 引言8
- 1.2 课题的来源8
- 1.3 目的与意义8
- 1.4 研究现状8-10
- 第二章 方山大鼓的历史文化考察10-11
- 2.1 陶家庄所在辖区的基本情况10
- 2.2 方山大鼓的起源10-11
- 第三章 方山大鼓功能性变迁研究11-16
- 3.1 方山大鼓师承方式的转变11-12
- 3.1.1 传统传承方式11-12
- 3.1.2 当代传承新变化12
- 3.2 方山大鼓用乐功能与演出场地之变迁12-16
- 3.2.1 战斗性功能的承袭与变化13
- 3.2.2 祈福性功能的诞生与运用13-14
- 3.2.3 商演性功能的崛起与发展14-16
- 第四章 方山大鼓鼓乐研究16-27
- 4.1 方山大鼓曲谱说明16-23
- 4.2 方山大鼓鼓曲数列结构研究23-27
- 4.2.1 锣鼓经数列结构概念介绍24
- 4.2.2 方山大鼓数列结构类型与数列分析24-27
- 第五章 方山大鼓舞蹈形成与特点研究27-39
- 5.1 演出服装道具的特点27
- 5.2 方山大鼓的基本动作与风格特点27-34
- 5.2.1 方山大鼓的基本动作27-34
- 5.2.2 方山大鼓的风格特点34
- 5.3 方山大鼓鼓舞结合形式与特点34-39
- 结束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大喜;中国乡村仪式舞蹈的总体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曹平;关于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性与内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李雪梅;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许薇;吴越地区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刘晓真;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林怀民;余秋雨;;舞蹈与文化的对话[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杨立;;对苏南十番锣鼓艺术的几点探究[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9 吴诺娃;关于我国乡村仪式舞蹈[J];福建艺术;1999年03期
10 樊祖荫;论《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J];音乐研究;198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方山大鼓的田野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5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