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舞发展的艺术价值探析
本文关键词:上海现代舞发展的艺术价值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立足上海现代舞的发展背景,从20世纪初现代舞进入中国之日起到当下的时间为线索,研究现代舞在上海的历史脉络和审美价值。主要针对老一辈现代舞蹈家对上海现代舞的贡献,做全面完整的梳理,最终,结合上海城市文化的大背景,对当下蓬勃发展的现代舞蹈的创作态势作分析,并提出对未来现代舞发展趋势的期待与预判。首先从相关的舞蹈艺术史料入手,对论文整体做出详尽的阐释和辨析,以上海20世纪的现代舞代表艺术家如吴晓邦、胡嘉禄、金星为主,结合其他优秀舞蹈家的艺术活动进行梳理和剖析,从文化、社会、美学等角度分析现代舞独特的表达方式;其次,通过分析从历史留下的艺术价值来关照今日现代舞在上海的发展方向,将现代舞置于上海这座独特的国际化都市中,研究21世纪现代舞在上海的发展趋势,形成上海独一无二的现代舞特色。
【关键词】:现代舞 上海 审美价值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西方现代舞在上海发展的历史缩影(20世纪30年代-90年代)12-29
- 第一节:“新”舞蹈探索时期的吴晓邦(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初)12-20
- 一、“新”舞蹈的革命12-15
- 二、“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融15-17
- 三、“新舞蹈”对现代舞发展的深远影响17-20
- (一)“表现主义”的创作取向17-18
- (二)“本土化”的中国特色18-19
- (三)“个性化”的舞蹈语汇19
- (四)“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19-20
- 第二节:以胡嘉禄为代表的上海现代舞创作探索(20世纪70年代中-90年代末)20-24
- 一、现代舞创作的模仿期21-22
- 二、现代舞创作的自觉期22-24
- 第三节:以金星为代表的现代舞“本土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24-29
- 一、上海金星现代舞团的建立24-25
- 二、“旗袍”中的海派风格25-29
- 第二章:20世纪上海现代舞的艺术价值体现29-35
- 第一节:“新”舞蹈舞新风29-31
- 一、作品选材要贴近生活30-31
- 二、作品立意要剖析生活31
- 第二节:西方形式和中国风范的接轨31-35
- 一、强调形式语言的本土化31-33
- 二、作品创作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形式33-35
- 第三章:历史观照下的21世纪上海现代舞的现状与思考35-40
- (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再创作35-36
- (二)对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现实视角的把握36-37
- (三)跨界艺术的大胆融合37-38
- (四)兼收并蓄的上海现代舞发展走向38-40
- 总结40-42
- 参考文献42-4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45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红;;舞蹈与戏剧的一次亲密接触[J];舞蹈;2003年01期
2 贾琳;浅谈舞蹈的速度[J];美与时代;2004年07期
3 刘春;数字化舞蹈[J];艺术评论;2004年05期
4 贾琳;舞蹈与音乐的互动[J];美与时代;2004年10期
5 ;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舞蹈学学科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郭勇健;;论“舞蹈是艺术之母”[J];艺苑;2005年04期
7 ;充分发挥歌舞之乡优势 构建新疆舞蹈教研新风貌[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车延芬;;揭秘“舞蹈人类学”——读《人类学与人体运动:舞蹈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孟尧;张锐;;2008年首届全国舞蹈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于平;;面对诘难的舞蹈批评[J];舞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亚娟;;后奥运时代下体育院校舞蹈类专业的定位与责任[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柴亚萍;;让舞蹈为孩子们带来快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萍 浙江省平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创作室,副研究馆员;浅谈社会舞蹈的“社会性”特征及发展现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著名舞蹈家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吕艺生;舞蹈是跳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汪建根;专家:舞蹈普及教育需要“正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汪建根;舞蹈普及教育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车延芬;笔耕不止 再谱新声[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黄际影;一次与年轻舞蹈学子的谈话[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舞蹈学系:舞苑基石 桃李芬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素琴 刘建;“舞蹈”与“舞蹈学”[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步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颃;“凝视”与“超越凝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刘漫;唱曲舞蹈考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闫晶;舞蹈中共享的身体印迹—云南兰坪杂居民族的圈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张晓东;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利;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响;舞蹈传播方式分析与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张晶晶;律动教学与舞蹈启蒙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曾子;“寻找新舞蹈的灵魂力量”[D];重庆大学;2015年
5 全先锋;对学位作品之一《一百圈》的创作分析[D];西藏大学;2016年
6 陈静;适应于基础教育的舞蹈体验教学模式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叶涵;哈尔滨早期(1898-1949)舞蹈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阳艺;破与立[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9 许珍;男权视野下的“她”者身体隐喻[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10 王少丹;民俗文化中的舞蹈编创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现代舞发展的艺术价值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6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