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前溪舞》的流传及文学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3 22:09

  本文关键词:《前溪舞》的流传及文学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六朝至唐末五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前溪舞》一直是深受欢迎的歌舞曲目。《前溪舞》的音乐基调忧郁感伤,抒写离思、念远、怀归是这一乐舞的基本主题。因《前溪舞》及其歌辞的广泛传播,“前溪”逐渐具有指代歌舞之地、别离相思之地的象征意义,进入诗词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前溪 忧郁感伤 离思 念归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乐府诗集》研究”(03BJBWY033)
【分类号】:J609.2;J709.2;I206.2
【正文快照】: 《前溪舞》是南朝清商乐舞的著名代表,始为吴地民间歌舞,后来进入宫廷,在上层社会迅速传播开来,经宋、齐、梁、陈至唐五代流播不断。《前溪舞》流行之盛,在同时代的许多诗文中都得到反映。但至今还没有人对这一舞曲的流传及影响做过系统考察①,笔者认为,这一工作是有必要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胜瑞东;;巫术对传统武术套路影响的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7年03期

2 王立;中古树神禁忌母题及其文化传播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谛;;中国古代舞蹈中的道具运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吴相洲,冯淑华;唐代歌诗创作对诗人风格形成作用的理论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刘怀荣;东晋南朝歌诗艺术考论[J];东方论坛;2003年04期

6 赵明正;20世纪汉乐府研究述论(上)[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尚丽新;汉代食举乐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刘怀荣;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锦旺;西汉乐府的职能演变及其名称的沿用[J];齐鲁学刊;2004年05期

10 吕寅U,

本文编号:476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76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