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
本文关键词:《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文化大革命"八个样板戏"之一的《红色娘子军》,为何非但没有随着"样板戏"的字眼被历史与民众的视野所放逐,相反却在不同时期得于以不同的叙事形式得到受众(读者)、媒介和创作者的共同关注,并一度引起评论的热潮?《红色娘子军》的魅力究竟来自哪里?本文一方面阐释了《红色娘子军》叙事策略的转变主要是受不同时期形态、受众心理诉求和评论者审美价值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对文本中"吴琼花"等革命女性形象在不同时期语境中的嬗变进行了解读,认为对红色经典情欲的当下改编,应避免在走出"性别同化"的同时走上"情欲异化",这样才能保留住红色经典中特定的历史政治情结与文化意义。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改编 女性形象 嬗变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恰如上个世纪60年代《红色娘子军》影片插曲中所唱,自《红色娘子军》诞生之日起,对它的演绎和改编就未曾停止过,不断高歌“向前进”。相继出现了诸如电影、芭蕾舞剧、京剧、琼剧、电视剧、小说等多种叙事形式,其改编形式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玲娜;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贺桂梅;“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赵天才;;红色经典的改写与革命集体记忆——以小说《红色娘子军》《沙家浜》为个案的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段金柱;在小说里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黄金时代》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5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任小娟;王小波小说的叙事学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锦华;“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J];文艺争鸣;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雯;;浅析传统民歌的改编[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2 河伯;;刘美君《Love Addict》:飞女不再[J];流行歌曲;2011年06期
3 冯双白;;经典的改编与创造经典[J];舞蹈;2010年10期
4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十二)[J];钢琴艺术;2011年09期
5 王欣然;;中国古曲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艺术性[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6 钟琦;;试论二胡独奏曲《洪湖随想曲》的艺术价值及特色[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7 孙俊钰;;歌曲《孟姜女》及其艺术表现[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8 徐宁;;激昂与柔情——探究中国风格爵士钢琴作品[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9 王晔;;谈主调性合唱作品的音色音量——以中国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为例[J];飞天;2011年12期
10 秦萍;;民族舞剧《小刀会》[J];舞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徐旦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来渝再现红色经典[N];重庆日报;2010年
2 董芳芳;鹏城迎来四代“琼花”[N];深圳商报;2004年
3 张伯瑜;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下)[N];音乐周报;2001年
4 桃子;在六月的辉煌之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李澄;巴黎见识了中国“娘子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李天然;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连遭遇冷场[N];大连日报;2010年
7 程兴旺译自《纽约时报》;重写巴赫[N];音乐周报;2001年
8 于平;中国芭蕾的民族道路与世界目光[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冯双白;天边那一朵红云[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杨大林;《危险关系》[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f3;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音乐探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徐敬珉;创新与融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曦;舞剧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4 田红萍;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赖涛;质朴的语言,,深厚的情感[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翔;美声歌曲融入通俗音乐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刘磊;中西合璧 融会贯通 兼收并蓄 继承传统[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巍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及其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瑞;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琳;中国当代舞剧舞蹈动作语言的审美理念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9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