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代的歌舞之风
本文关键词:简论汉代的歌舞之风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社会 歌舞 舞蹈 主要表现 国家机构 艺术走向 表演 两汉 后汉书 精神生活
【摘要】:正汉代是歌舞艺术飞速发展,逐渐走向繁荣、成熟的时代。它主要表现在:两汉人民的能歌善舞,歌唱之风的盛行,舞蹈艺术走向自觉,以及乐府等国家机构的创建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汉代社会 歌舞 舞蹈 主要表现 国家机构 艺术走向 表演 两汉 后汉书 精神生活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汉代是歌舞艺术飞速发展,逐渐走向繁荣、成熟的时代。它主要表现在:两汉人民的能歌善舞,歌唱之风的盛行舞蹈艺术走向自觉,以及乐府等国家机构的创建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了解和熟悉汉代盛行的这种风尚,比如出土的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石,画像砖,汉代舞佣等文物资料,《史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汉代《郊祀歌十九章》的游仙长生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蕾;《玉台新咏》研究述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冯振琦;汉画的乐舞艺术[J];南都学坛;2004年06期
5 曾祥旭;论西汉经学背景下的乐府和乐府运动[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6 廖群;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兼论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对文本的制约和影响[J];文史哲;2005年03期
7 郭纪金;楚辞可歌刍论[J];文学评论;2000年06期
8 吴贤哲;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6期
9 龙文玲;汉《郊祀歌》十九章作者辨证[J];学术论坛;2005年04期
10 王同;;相和大曲结构形态考释[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琨;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10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仁桃;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向回;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媛;汉《郊庙歌辞》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华柳;《汉乐府古辞词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5年
6 许倩;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舜美;汉赋的娱乐功能与审美自觉[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丽霞;汉乐府音乐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柳卓霞;唐前及唐代咏侠诗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赵荣;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文;;对武陵地区土家族民间歌舞中巫祀内涵与价值的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02期
2 梦子;;东西南北[J];舞蹈;2010年01期
3 陈仪;;浅谈英歌舞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敖艳琳;;浅析花灯歌舞《走罗平》的音乐特色[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5 ;《百花开》(佤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唐丽香;;谈对侗族歌舞“多耶”的认识[J];华章;2011年14期
7 论剑;;惊世奇葩——台湾原住民歌舞[J];黄金时代;2008年10期
8 杨刘忠;;白族“绕三灵”活动中的音乐歌舞形式及特点[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9 陈彩虹;;舞蹈中的女性表述[J];舞蹈;2010年01期
10 于平;;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上)——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J];舞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晨;;闽东畲族歌舞[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2 沈泽玲;;创花溪歌舞文化特色品牌前景广阔[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颜容璇;;充分发掘和运用舞台实践的教育功能[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钱伯泉;;源远流长的龟兹乐舞[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马盛德;;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刘金吾;;缘何以“原”——“原生态歌舞”的不可承受之重[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7 鲍自斌;;龟兹乐舞和现代维吾尔歌舞的历史渊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谢宝q,
本文编号:544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4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