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非物质文化“莎姆舞”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保护
本文关键词:甘南非物质文化“莎姆舞”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莎姆舞 鼓舞 藏族民间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文化
【摘要】:“莎姆舞”是一种使用双面羊皮鼓作为道具的古老藏族民间舞蹈,融歌、舞、鼓乐为一体,并入选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流传于甘南卓尼藏巴哇一带。卓尼地处藏汉文化交界,因而“莎姆舞”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能深刻展现“莎姆舞”的内在文化和艺术表现力,以及更好地保护这一民族瑰宝,通过文献调研及实地考察,本文对“莎姆舞”的背景、现状、文化特点、艺术表现及其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论文分绪论和其他四个章节展开。绪论介绍了“莎姆舞”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明了历史上的卓尼在民族交流和民族活动中重要的地位,阐述了“莎姆舞”形成的背景。第三章对“莎姆舞”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说明其表现出的文化特点是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第四章梳理了“莎姆舞”的艺术风格:包括它的表演内容、音乐歌词以及动作特征。第五章从莎姆舞的现状引入,并对它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建议:设立博物馆和专项保护基金。
【关键词】:莎姆舞 鼓舞 藏族民间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11
- 1.4 突破与创新11-12
- 第二章 “莎姆舞”的形成背景12-17
- 2.1 卓尼地理12-14
- 2.1.1 农区和牧区的过渡地带12-13
- 2.1.2 陇西走廊13-14
- 2.2 卓尼统治政策对宗教的影响14
- 2.3 卓尼民族源流和语言14
- 2.4 莎姆舞流传的区域14-16
- 2.4.1 “藏族莎姆”14-15
- 2.4.2 “汉族莎姆”15
- 2.4.3 “土族莎姆”15-16
- 2.5 小结16-17
- 第三章 “莎姆舞”的文化特点17-26
- 3.1 舞鼓文化17-20
- 3.1.1 中国的鼓文化17-18
- 3.1.2 巴郎鼓与其他藏区的鼓的比较18-20
- 3.2 “莎姆舞”与卓尼藏族服饰20-21
- 3.3 宗教民俗文化21-24
- 3.3.1 “莎姆舞”中的宗教因素21-23
- 3.3.2 万物有灵在“莎姆舞”中的反映23
- 3.3.3 苯教对民间习俗的影响23-24
- 3.4 小结24-26
- 第四章 “莎姆舞”的艺术风格26-40
- 4.1 “莎姆舞”的表演内容26-30
- 4.1.1 序幕和练习27-28
- 4.1.2 出访28
- 4.1.3 交流28
- 4.1.4 对歌答谢28-29
- 4.1.5 尾声29-30
- 4.2 “莎姆舞”的音乐与歌词30-35
- 4.2.1 宗教祭祀类30-31
- 4.2.2 自娱类31-35
- 4.3 “莎姆舞”的风格特征35-39
- 4.3.1 主要表现形式“圈舞”35-36
- 43.2 舞蹈动作36-39
- 4.4 小结39-40
- 第五章 “莎姆舞”的传承与保护40-46
- 5.1 “莎姆舞”的现状40-42
- 5.1.1 外界文化心理的变迁40
- 5.1.2 “莎姆舞”生存环境的变化40-42
- 5.2 保护策略42-45
- 5.2.1 博物馆的设立43-44
- 5.2.2 专项基金的设立44-45
- 5.3 小结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峰;;《中国传统戏剧传承保护研究》[J];文艺研究;2013年02期
2 ;刘文峰著《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上下)》学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1期
3 王鹏程;;浅析枣庄运河大鼓的艺术特色与传承保护[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17期
4 王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大有可为[J];景德镇陶瓷;2012年02期
5 潘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传承保护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01期
6 蒋伟国;;打造非遗传承保护的常熟特色[J];上海文化;2013年12期
7 陈丽琴;;黑衣壮传统工艺及其传承调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付兆萍;;会泽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9 李虹;荣博得;;北侗情歌的传承保护与价值[J];艺海;2013年05期
10 周顺菊;;解析白倮舞蹈的原始艺术魅力及传承保护价值[J];大众文艺;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第三届陕西官府菜传承保护研讨会召开[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三年)[C];2014年
2 李培芝;;宣恩耍耍起源发展及传承保护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贾平京;;探寻皮影戏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之路[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5期[C];2011年
4 尹芳利;;民间“泥塑”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乔方辉;张U_龙;;从“百年面塑村”的发展谈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及开发的意义[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尚礼;;海宁皮影戏的特色与传承保护[A];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王离湘;推进文化生态建设 传承保护非遗内在文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见习记者 林洪海;传承保护好岭南传统文化[N];佛山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赵吉仁 吴正楠;骊條文化 传承保护中大放异彩[N];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
4 首席记者 王唯先;协商推动我市“非遗”传承保护利用[N];牡丹江日报;2014年
5 记者 李家平;我市29人享受政府非遗传承保护补贴[N];泸州日报;2010年
6 杜瑾芳 曲维东;加强对俄罗斯族聚居区文化传承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记者 江迪;民盟江苏省委建言地方戏传承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3年
8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巡视员 安生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N];甘肃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在传承保护创新中提升文化软实力[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10 记者 廖大海 通讯员 汪海姣;建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苏娟;白银地方小曲《西厢调》的价值及传承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彩艳;吕梁民间吹打乐调查[D];山西大学;2011年
3 王娟娟;上党八音会的现状与变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文茜;江阴纸马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5 赛力克江·沙提;中亚柯尔克孜族民间“百纳”工艺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5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5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