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风雪夜归人》
本文关键词:“回归”的《风雪夜归人》
更多相关文章: 吴祖光 女主人公 归人 芭蕾舞剧 回归 芭蕾舞团 作品 舞蹈 原著 舞剧创作
【摘要】:正 继《梅兰芳》之后,广外州芭蕾舞团又出品一台探索民族芭蕾的力作《风雪夜归人》,这个作品取材于吴祖光的同名话剧。作为吴祖光的代表作,《风雪夜归人》和《家》、《春》、《秋》以及《雷雨》、《日出》、《北京人》一样,将思想投向了人的觉醒。吴祖光作为和
【关键词】: 吴祖光 女主人公 归人 芭蕾舞剧 回归 芭蕾舞团 作品 舞蹈 原著 舞剧创作
【分类号】:J722
【正文快照】: 《梅兰芳》之后,广州芭蕾舞团又出品一台探索民族芭蕾的力作《风雪夜归人》,这个作品取材于吴祖光的同名话剧。作为吴祖光的代表作,《风雪夜归人》和《家》、《春》、《秋》以及《雷雨》、《日出》、《北京人》一样,将思想投向了人的觉醒。吴祖光作为和巴金、曹禺同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音乐本体分析[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2 陈健骊;;《风雪夜归人》——从吴祖光的经典话剧到芭蕾[J];舞蹈;2010年05期
3 朱敏;;从印象派中走来的“茶花女”[J];舞蹈;2010年04期
4 姚云澜;;关于曲目演唱的分析[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5 郑璐;;关于高职声乐表演专业案例教学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1年17期
6 李泽琴;;修辞,风景——关于电视剧《还珠格格》歌词中的修辞学阐释[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Rick;;小小蚂蚁[J];中等职业教育;2011年15期
8 彭涓涓;;浅谈民族声乐演唱在中国音乐剧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马波;;宿命与抗争——从音乐的角度看《大红灯笼高高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曲煜;;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曲寓意解[J];齐鲁艺苑;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宜文;音乐剧《赤道雨》[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杨大林;竖琴与风笛“吟唱”的情歌[N];音乐周报;2007年
3 杨大林;永存观众心间的水晶鞋[N];音乐周报;2005年
4 雪宁;“和合”的《澳门新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罗斌;舞语:“随心所欲”之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单三娅;《风雨红棉》:让人们记住[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春利;看不懂的《金沙》[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宜文;《赤道雨》的“另类”亮点[N];北京日报;2004年
9 王宜文;《赤道雨》:一个绚丽多彩的意义平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杨冬;银幕世界的古典音乐之花[N];音乐周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园春;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建芬;我唱《你知道吗?好妈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宪淼;歌剧《伤逝》中悲剧人物子君的形象塑造与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艳;歌剧《伤逝》子君咏叹调试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5 敖锤;歌剧《伤逝》人物形象与演唱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阳阳;歌剧《茶花女》的悲剧艺术透析[D];西南大学;2006年
7 张桂芝;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黛丝德蒙娜的人物及其唱段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扬;歌剧《浮士德》及其咏叹调《珠宝之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王冬梅;论歌剧《茶花女》中二重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乌日娜;论表现女性形象的蒙古族民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9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8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