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管窥两宋勾栏歌舞的发展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7-07-30 03:23

  本文关键词:管窥两宋勾栏歌舞的发展与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两宋时期 勾栏歌舞 发展


【摘要】:"勾栏"产生于两宋时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勾栏歌舞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歌舞发展已经进入商业市场,中国古代歌舞商业剧场模式开始走向成熟,在中国古代歌舞剧场的发展史中,两宋勾栏歌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两宋时期 勾栏歌舞 发展
【分类号】:K244;J705
【正文快照】: 两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以及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商业文化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少宫廷歌舞艺人以及民间优秀艺人不断涌向城市,促进了中国最早的商业剧场“勾栏”的诞生,歌舞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演出,自此,中国舞蹈开始走向成熟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大新;;瓦舍勾栏的创设与宋杂剧的蜕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刘心韵;论宋代音乐文化在民间的繁荣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江燕;两宋俗乐盛因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侯晓霞;;八十四调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覃勤;;中国“乐”与“诗”的分合渊源及关系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孔静柳;;音乐节奏型命名的具体策略[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虹;;大学生音乐素养与情绪情感的关联性初探——以乐山的3所高校为例[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毅;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7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牟菲;南朝吴声与吴地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火金,王再建;河南温县西关宋墓[J];华夏考古;1996年01期

2 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J];文学遗产;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鸿丽;;两宋时期泉州地区造桥热潮的原因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祥春;赵双全;;两宋时期的中越贸易[J];东南亚纵横;2007年04期

3 郭友亮;;两宋时期林业政策述论[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4 李华;;试析两宋时期盟约的制定与履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杜品;;两宋时期四川私学的发展[J];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6 张致和;;中世纪吕讷堡地区与两宋时期我国盐业体系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3年01期

7 崔永红;两宋时期青海地区经济状况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8 文彬;;跻身于全国四大贸易港口——两宋时期的明州港[J];宁波经济;1998年04期

9 白鹏飞;两宋时期政府与民间教门关系初探[J];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02期

10 杨渭生;两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黛Y,

本文编号:59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9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