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5:00
本文关键词:河北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的调查研究
【摘要】:“摆字龙灯”作为清朝皇家陵寝守陵人的一种传统娱乐表演活动,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摆字龙灯通过以龙身为基础笔画、龙身又以人体为支撑来展现中国汉字的精髓内涵,达到了人、龙合一,深得民间艺人及百姓的喜爱,同时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因此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对河北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的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共含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的历史流变;第二章为本文的主体,着重是对摆字龙灯艺术特征的分析;第三章则通过对摆字龙灯传统仪式活动与现代演绎的比较研究对其做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摆字龙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摆字龙灯 满族 龙舞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2.214
【目录】:
- 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引言9-11
- 第1章 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的历史流变11-23
- 1.1 忠义村的地理环境与生存环境11-13
- 1.2 摆字龙灯的历史概述13-19
- 1.2.1 龙与龙舞13-14
- 1.2.2 摆字龙灯的历史流变14-19
- 1.3 主要传承人及人员基本构成情况19-23
- 第2章 摆字龙灯的艺术特征23-37
- 2.1 摆字龙灯的基本构成23-33
- 2.1.1 基本动作与步伐23-24
- 2.1.2 服饰和道具24-28
- 2.1.3 常用队形图案及定位造型28-30
- 2.1.4 伴奏乐器与曲牌30-33
- 2.2 摆字龙灯的表演风格33-34
- 2.2.1 满族人的龙灯表演33-34
- 2.2.2 娱人和祭祀34
- 2.3 摆字龙灯与其他龙舞形式的比较34-37
- 2.3.1 摆字龙灯与绣球龙灯34-35
- 2.3.2 摆字龙灯与青红龙灯35-37
- 第3章 摆字龙灯的传统仪式活动及现代演绎37-47
- 3.1 正月出会仪式活动37-41
- 3.2 其他表演活动——以山花奖全国比赛为例41-47
- 第4章 摆字龙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对策47-54
- 4.1 摆字龙灯的艺术价值47
- 4.2 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7-49
- 4.3 传承与保护对策49-54
- 4.3.1 政府与社会阶层的重视49-52
- 4.3.2 与市场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新52-53
- 4.3.3 对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娜;昌黎“地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刘少辉;浦江板凳龙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黄明华;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变异[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明珠;村落民俗体育地龙灯的传承与保护机制[D];湖北大学;2012年
5 吕婉婉;河南洛阳民间舞蹈“九莲灯”的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2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3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