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花鼓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传承反思
本文关键词:海安花鼓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传承反思
【摘要】:传统民间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群体、地域的文化记忆,是劳动人民群众长期培育、集体智慧创造的活态文化,乃民族文化之精华。我们主要通过对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安花鼓"艺术特征的阐述,结合田野考察进一步展开对传承与发展所涉及的传承人、活态传承、文化空间等相关问题的深度研究。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海安花鼓 历史源流 当代传承
【基金】:2014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课题“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以传统民间舞蹈为例”(项目批准号:2014BNT0023)研究论文
【分类号】:J722.212
【正文快照】: 一、“海安花鼓”的历史源流及传统形成(一)历史源流海安花鼓流传于南通市海安县东部地区,尤其盛行于角斜、旧场、李堡、曹园等地。海安古称宁海,自唐代中后期到宋元时期,属海陵郡,明清时期又归属扬州府管辖。深受扬州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影响,海安民间文化艺术也非常活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皖;;海安花鼓的艺术风格及文化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运运;;海安花鼓的价值及传承[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06期
2 唐智明;;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安花鼓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卉婷;江苏民间舞蹈女子动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2 焦稳龙;山西省稷山县高台花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皖;;南通民间音乐文化概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文;海安花鼓[J];江苏地方志;2000年01期
2 罗企曾 ,杨培杰;个性·发展·创新——海安花鼓三题[J];上海艺术家;2002年03期
3 刘同春;;广场舞蹈“海安花鼓”的动律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2期
4 詹皖;;海安花鼓的艺术风格及文化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莉;;鼓声绵绵无绝期——海安花鼓巡礼[J];剧影月报;2008年02期
6 褚筱玲;;民间瑰宝《海安花鼓》[J];剧影月报;2011年06期
7 邓莹;;浅谈南通地方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风格特征[J];大舞台;2011年12期
8 陈蜜,王爱国;探索新时期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对广场舞“海安花鼓”创编成功析[J];艺术百家;2003年02期
9 赵辉霞;;舞概念[J];剧影月报;2009年03期
10 赵辉霞;;舞概念[J];剧影月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黄凯;朵朵水乡“芙蓉”今晚绽放鸟巢[N];南通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陆学进 毛雨森;海安:用文化为全面小康聚力[N];南通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639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3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