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建的时代意义
本文关键词:“民族形式”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建的时代意义
【摘要】:文艺的"民族形式"是抗战期间解放区、国统区同时讨论的焦点话题,从193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甚至更后。这个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截然不同的文艺思潮,不仅促发了被誉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生原点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与"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其文艺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理念,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本文从这一命题切入,一方面阐释"民族形式"的由来以及与"延安新秧歌运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关联,另一方面反思其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建设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舞蹈学系;
【关键词】: 民族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时代意义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作为“民族形式”这个在抗战时期提出的文艺思潮,其倡导文艺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理念,直接促发了被比喻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生原点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与“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产生,在当下无形中又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联系在一起,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琳;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马蕾,付强;民族民间舞蹈论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袁莉茹;小型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J];艺海;2005年02期
4 张冬梅;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05年05期
5 阿沫;;快乐舞蹈,成就人生——近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J];艺术教育;2006年04期
6 周大明;;由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J];大舞台;2006年01期
7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1期
8 珊丹;;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的编纂看内蒙古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J];内蒙古艺术;2006年01期
9 卓玛;;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蕴涵[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松;;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探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裴蓓;杨建宇;李彦知;张文娟;郑黎;;浅谈民族民间舞蹈与养生[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兰萍;;浅谈中国民族间舞表演与传承[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挖掘民族民间舞蹈资源的深层内涵[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王静;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杜再江;贵州民族学院重点打造民族民间舞蹈[N];贵州民族报;2007年
4 种俐俐;民族民间舞蹈的自我定位[N];文艺报;2007年
5 王红川;五彩的世界 人性的交流[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刘晓真;在个人创新和历史继承之间[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刘丽;在保护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熊玲 黄华;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面临挑战[N];云南日报;2009年
9 山西财经大学 孔洋;浅谈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要素的把握[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 贡保扎西;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啸;“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冠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的调度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雪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即兴课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戚泽;对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5 胡金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变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史博文;啦啦操创编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实践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7 罗晶;现代舞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8 王国俊;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9 洪霞;从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探析舞者内心情感与民间舞技巧的融合之美[D];广西艺术学院;2016年
10 周晓瑜;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5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5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