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傅毅同名《舞赋》舞蹈描写的图像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玉、傅毅同名《舞赋》舞蹈描写的图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玉 舞蹈动作 长袖舞 描写 汉画像石 图像资料 宋赋 鼓舞 战国 出土
【摘要】:宋玉《舞赋》是"简节"于傅毅《舞赋》,还是原本独立成篇?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宋玉、傅毅同名《舞赋》舞蹈描写为对象,以文学解读为基础,以图像解读为佐证,证明了宋赋所写是先秦盛行的长袖舞,而傅赋所写是东汉才流行的盘鼓舞,两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为傅毅"衍《舞赋》以为己作"说提供了证据,从而也进一步地证明了宋玉作《舞赋》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宋玉 舞蹈动作 长袖舞 描写 汉画像石 图像资料 宋赋 鼓舞 战国 出土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宋玉《舞赋》见于宋代所编的《古文苑》,傅毅《舞赋》见于南朝梁所编的《文选》。由于宋玉《舞赋》之全文均见于傅毅《舞赋》之中,因此研究者多认为宋玉《舞赋》是从傅毅《舞赋》“简节”出来的文字,作者当为傅毅,而非宋玉。笔者曾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宋玉〈舞赋〉的问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论宋玉的思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董运庭;楚辞名称再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杨华;论中国西南地区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兼论中国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周玫;六朝青瓷中的丧葬礼俗[J];东南文化;2003年11期
5 沈晋贤;巫懌同源考[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年11期
6 程瑜;陈熙;;从三峡民俗看三峡文化的两大特点[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蔡靖泉;汉代的婚丧习俗与楚文化[J];江汉考古;1999年03期
8 王保忠;何平;安树青;王彩霞;王保明;沈守云;;南洞庭湖湿地景观文化的结构与特征研究[J];湿地科学;2005年04期
9 刘文平,孙金会;论汉画中的妇女形象[J];南都学坛;2002年02期
10 刘太祥;汉代画像石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琨;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丽;宋代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郑慧霞;卢仝研究(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黄娟;意义之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白;“二湘”主旨、主人公身份研究史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云;论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题材的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任强;屈原《九章》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金霞;楚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琳;《楚辞·九歌》与楚地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伍丽霞;梅山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兆云;屈原赋秦代流传空间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葵;;浅谈宋玉作品的音乐特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 田华;沃土硝烟霸王鞭[J];大众电影;1999年03期
3 徐进;关于舞蹈口传心授教学法的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史红;;舞蹈生态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J];文艺研究;2006年04期
5 郭勇健;;舞蹈表演的动觉与视觉[J];艺苑;2006年03期
6 王海峰;;浅析胯部的中枢环节作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双媚;;论舞蹈的编导思维与创作[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7期
8 刘建军;;高师舞蹈教学应加强各种基本功的练习[J];艺术教育;2007年08期
9 杨惠芬;;浅谈舞蹈的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09期
10 徐惠冬;;解读当代舞台民间舞作品中的“悲”[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论舞蹈中情感与音乐的关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2 徐青;;舞蹈《35 71 2-》创作有感[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3 黄东辽;;浅谈校园集体舞[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杨书明;;说说形象[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赛音其木格;;浅析如何给幼儿教蒙古族舞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王正明;;川剧唢呐曲牌及其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李其木格;麦丽素;赛音其木格;;《蒙古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6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李其木格;麦丽素;赛音其木格;;《蒙古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8年3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9 李其木格;;“蒙古舞传统舞蹈实验教学”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曹娅丽;;塔尔寺、夏琼寺、罗汉堂寺“羌姆”考察[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坤;四千名少年儿童展示“小荷风采”[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少男邋武晓瑜;回族舞蹈、服饰展演具有里程碑意义[N];华兴时报;2007年
3 记者 蔺玉堂;古代赵国有类似芭蕾的舞蹈[N];光明日报;2006年
4 杨立元;《俏夕阳》的美学追求[N];文艺报;2006年
5 ;纸马奔腾春牛舞 狮子摇头鱼门跃[N];韶关日报;2006年
6 ;土族安昭舞[N];青海日报;2008年
7 迪力夏提·帕尔哈提;生命色素映染高昌记忆[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8 鄢来旭;武汉“三步踩”从民间“踩”出的城市品牌[N];长江日报;2005年
9 王栋邋徐成龙;心理意识在舞蹈中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锦华;把云冈乐舞打造成大同品牌[N];大同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雨彤;双柏“老虎笙”舞文化现象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郭慧娟;关于从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动作元素的探讨[D];山西大学;2011年
3 李秋萍;舞蹈典型细节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琳;中国当代舞剧舞蹈动作语言的审美理念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琳琳;安徽花鼓灯“冯派”舞蹈艺术考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郑玉玲;漳州民间舞“大鼓凉伞”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世Pr;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研究及教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琼;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程瑾;爵士舞基础动作技术类型与内容的初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657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5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