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热巴舞的发展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基于健身、娱乐、审美的价值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18 11:34

  本文关键词:热巴舞的发展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基于健身、娱乐、审美的价值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热巴舞 现状 传承 路径


【摘要】:热巴舞是藏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审美价值,符合现代人追求的健康理念。但是,热巴舞的传承基于各种原因却面临消失的困境。文章分析了热巴舞的发展现状,指出在继承中改变创新是热巴舞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认为,民族地区高校具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将热巴舞的传承引入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中就变得可行而实际,探索一条适合热巴舞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承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热巴舞 现状 传承 路径
【基金】:201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节庆文化与藏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625SS12018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一、热巴舞概述藏族歌舞有悠久的历史。《隋书·附国传》记载,藏族先民“好歌舞”;藏文名著《智者喜宴》记载,公元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为庆祝桑耶寺的建成,举行了“为时一年之久”的“歌舞游宴”。在这一年内人们“跳起欢乐舞,唱着欢乐歌,日复一日无间断。”。“好歌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其珠多吉;;藏东草原上的“丁青热巴”舞[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良平;;“比”“兴”与意象创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魏姗;;从《唐诗大系》看曹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李真瑜;李婧;林婷;;国风中的采诗痕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李红;;浅谈庄子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赵晓驰;;王维近体诗句法功能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杨庆鹏;;闻一多《楚辞》研究之“诠释词义”[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蕊;俞启定;;《诗经》教本的历史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任东升;;《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岳泓;;《诗经》中的原始生命观念[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5 郝保华;康兴军;郭小青;;新解“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历史内涵[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彦民;;商族起源新论[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晴晴;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7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班秀萍;庄子对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李晓菁;福建土楼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2005-2010年原生态民歌文献综述之(一)——原生态民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J];北方音乐;2011年06期

2 陈睿;;2005—2010年原生态民歌文献综述之(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3 刘倩倩;;城市化背景下的上党八音会——对上党八音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现状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4 赵月梅;;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地区的“蒙古四胡”艺术[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5 罗俊毅;;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许达之;;纳溪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王铮;;探寻河南板头曲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8 宋灏漭;赵秀芝;;江华瑶族自治县梧州瑶歌传承的现状和思考[J];考试周刊;2008年21期

9 许文钊;;浅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传承[J];广播歌选;2010年08期

10 窦玉英;;彝族民歌及传承现状的研究[J];大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建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焕庆;传承才能“步步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吴雁泽(发言者为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常务副主席);传承民族音乐 弘扬民族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贺冰新;流行音乐现状[N];音乐周报;2000年

4 石惟正;可贵的传承[N];音乐周报;2000年

5 记者 徐晋;专家评点中国音乐舞蹈现状[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宋小明;歌词创作群体现状[N];音乐周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颜慧;田青理论家亮出黄牌:拒绝平庸[N];文艺报;2000年

8 桑德;独具特色的纳西乐[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杨红;“音乐研究定位”研讨会在港召开[N];音乐周报;2001年

10 周向东;拯救山歌[N];云南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占敏;都市村落中的传统舞蹈的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轶中;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巩s

本文编号:694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94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