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以“新中国”的名义: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的生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7:15

  本文关键词:以“新中国”的名义: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的生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艺术 身体语言 身份认同 文化对话 新中国 “身韵” 训练体系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舞蹈教育对于世界各国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舞蹈艺术的核心本质,舞蹈的身体动作语言理应引起更多的学术关注。从历史和区域的双重维度来看,舞蹈的身体动作语言体系都关乎一个国家的集体文化记忆和国族身份认同。本文以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的历史性生成为研究个案,深入探讨了艺术语言建构与其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实践个案的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建设"新中国"的文化身份动机构成了中国当代舞蹈动作语言体系建构的内在机制,这一动机促成并决定着中国当代舞蹈的基本风格和训练体系。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
【关键词】舞蹈艺术 身体语言 身份认同 文化对话 新中国 “身韵” 训练体系
【分类号】:J70-4
【正文快照】: 一、导论动作语言是舞蹈艺术最为本质的视觉存在形式,也是识别不同民族舞蹈文化特征的重要依据。中国当代舞蹈理论家资华筠先生在论及舞蹈艺术的本质特点时,对舞蹈动作语言的文化身份特性进行了阐述,“(舞蹈动作)它以表现浓缩而升华了的感情为追求目标,注重审美价值并且具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浅析斯琴塔日哈蒙古族舞蹈教材的构建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金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发展状况及前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媛;;论“学院派”舞蹈创作的发展动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昕;;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本质的反思[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仝妍;;民国时期(1912-1949)舞蹈发展的历史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孟乐;;民族性: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的关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7 高度;;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文化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涛;马列;;浅谈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空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刘晓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及创作探析[J];成才之路;2010年16期

10 王丹;;论舞蹈的观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其林;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2+3”立体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贞;曹尔瑞少儿舞蹈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4 吴s

本文编号:705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05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