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的百年祭礼:身体语言的致敬和反思
本文关键词:《春之祭》的百年祭礼:身体语言的致敬和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斯特拉文斯基 身体语言 献祭 芭蕾舞团 舞蹈家 舞蹈动作 现代舞 作品 版本 祭品
【摘要】:正一百年前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尼金斯基编舞、佳吉列夫制作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这几人都是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叛逆最终成就了经典;一百年后,成功的致敬被看做舞蹈家实现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成年礼。有人说,《春之祭》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里面是现代主义的一切一切;是神是魔、是鬼是妖,抑或就是作为主体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身体语言 献祭 芭蕾舞团 舞蹈家 舞蹈动作 现代舞 作品 版本 祭品
【分类号】:J733.4
【正文快照】: 一百年前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尼金斯基编舞、佳吉列夫制作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这几人都是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叛逆最终成就了经典;一百年后,成功的致敬被看做舞蹈家实现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成年礼。有人说,《春之祭》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里面是现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蓓;;二十世纪舞蹈界“春的祭祀”——百年后再看尼金斯基与《春之祭》[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玲;;从“反传统”到“返传统”——论中国现代舞之“传统”走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陶景杜;林凤;;当代舞蹈创作中的舞蹈分类问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郭俊峰;金暄;;浅谈基本功训练在民间舞训练中的必要性[J];才智;2009年19期
4 赵阳;;生命的艺术体验,艺术的生命思悟——论林怀民的艺术追求[J];大众文艺;2010年20期
5 罗雪;;浅谈学习现代派舞蹈时融合不同舞蹈文化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6 向本涛;;溶入血液里的华夏之根——评云门舞集之《薪传》[J];飞天;2010年22期
7 王鹏;;论现代舞的大众化审美[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秦文宝;;戏曲“可舞性”与戏曲中的“舞蹈”场面——程式化与情绪表现之服饰设计[J];剧作家;2008年04期
9 王菊;张弛;;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试论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代舞《画卷》[J];学理论;2010年28期
10 袁艺;;静观参禅,澄怀悟道——论林怀民舞蹈中的传统追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斌;“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惟;林怀民意象类舞蹈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贺伟;1986—2002:当代群舞创作的变革焦点[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殷鹏;18世纪美国舞蹈教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黄威;云门舞集的艺术特征[D];厦门大学;2008年
5 张宜;中国传统题材现代舞服饰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苗小龙;现代性视角下的生命观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山;火鸟·夏夜·非洲的脚步[J];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01期
2 慕容习习;;图文快递[J];舞蹈;2010年01期
3 肖育军;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创新手法与艺术特色[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李慧霖;;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J];民族音乐;2011年01期
5 慕羽;;图文快递[J];舞蹈;2010年05期
6 ;图文快递[J];舞蹈;2009年07期
7 袁勤;;中国皇宫上空的夜莺之歌——漫谈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夜莺》[J];歌剧;2007年05期
8 杨忠林;;试议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音乐创作[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2期
9 才智千;;我眼中的20世纪音乐——听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有感[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10 尚国强;;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简析[J];音乐天地;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论舞蹈中情感与音乐的关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2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杨书明;;说说形象[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陈吉棣;;舞蹈演员能量代谢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5 李永琦;;艺术感悟与社会责任——儿童舞蹈创编者的心路历程[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赵星;罗冬梅;高云;;芭蕾舞基本动作Grand rond de jambé 90°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9 徐青;;舞蹈《35 71 2-》创作有感[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黄东辽;;浅谈校园集体舞[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昕;众说纷纭:北京首届国际现代舞周访谈录[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记者 房巍;与阿库·汉姆“相聚”北京[N];音乐周报;2008年
3 记者 卢涛;俄罗斯芭蕾:汗水浇灌常青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殷鹏;首届北京国际现代舞周即将登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通讯员 于学康;上海芭蕾舞团到开远演出《白毛女》[N];红河日报;2008年
6 刘迪;舞蹈家与剧中人物同归于尽[N];文汇报;2008年
7 见习记者 陈祥蕉;现代舞周票房火爆[N];南方日报;2006年
8 徐涟;《舞集·大地》:感悟生命的本真状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臻青;中法合作《睡美人》辽芭起舞[N];辽宁日报;2007年
10 王训益;润物细无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郑锦扬;日本“清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8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亮;斯特拉文斯基《普尔钦奈拉》组曲浅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叶思敏;简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复调思维作用下的拼贴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李亚菊;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婚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海蓉;斯特拉文斯基六首室内乐作品和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苏珊;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赵蕾;斯特拉文斯基多样性音乐特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7 李佳篷;莫测的音乐之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袁娜;斯特拉文斯基《七重奏》复调技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辉;从郭明达的艺术历程看他对中国舞蹈的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726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2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