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没有被“丢落”的“攸乐”

发布时间:2017-08-28 05:47

  本文关键词:没有被“丢落”的“攸乐”


  更多相关文章: 攸乐 基诺族 大鼓舞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民族众多,除汉族外,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从古至今多居住在我国的边疆地区,他们与汉族相互团结、互相学习,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各自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而又独特的民族艺术。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地图上位于西双版纳州中部,居于北纬21°53′11″至22°9′58″,东经100°53′33″至101°14′45″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基诺山”到处可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是我国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一块宝地,它东接勐腊县勐仑镇、西连勐养镇、南毗勐罕镇、北临普文镇和勐腊县的象明乡,这里住着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民族——“基诺族”。 基诺族在1979年才被国务院认定为单一民族,也是我国最后一个被认定为单一民族的少数民族。 到20世纪60年代,国家才修建了国防公路横穿基诺山,但大多数基诺族村寨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通了土路。至此。这个封闭的民族才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基诺族还是一个几乎没有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的、处于完全封闭的、一直保持着它原始生活状态的民族。有关专家认为:基诺族历史上长时期的处于原始时代的血缘家庭阶段——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而之后父系制取代母系制只有三百多年,所以至今在基诺族的社会生活中,仍可以看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史影和遗风。我所要研究的基诺族的舞蹈不仅再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基诺族的原始文化形态,同时也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基诺族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 我认为,,基诺族的“大鼓舞”记载了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保存完好的原始古舞活化石。这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原始舞蹈及其文化发展是一个绝好的对象。 基诺族“大鼓舞”,又称“太阳鼓舞”,是基诺族人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延续至今的祭祀舞蹈。基诺族的“大鼓舞”不仅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其族源、氏族制度、宗教信仰和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对基诺族“大鼓舞”的研究正是围绕着与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随着时代的发展,基诺族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基诺族的“大鼓舞”依然将基诺族的原始传统和风俗习惯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个舞蹈是基诺族的原始文化风貌的再现。 由于基诺族没有文字,给我们的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搜集的论文素材主要是靠走访基诺村寨和听取基诺族人的口头传说,以及查找一些相关的却又十分有限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 研究基诺族“大鼓舞”,不仅可以从中探究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也可以对基诺族的这一舞蹈现象做更深层次的分析,使之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试图再现基诺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文化的一些形态,同时也试图从中窥视基诺族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一些现象。 我认为本篇论文,是迄今为止试图对我国基诺族“大鼓舞”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我们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原始舞蹈研究的空缺,是对我国原始舞蹈研究的有利补充。
【关键词】:攸乐 基诺族 大鼓舞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综述8-9
  • 第一章 基诺族的概况9-13
  • 第一节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问题9-10
  • 第二节 基诺族的氏族制度10-11
  • 第三节 基诺族的宗教信仰和礼仪习俗11-12
  • 第四节 基诺族的"大鼓"12-13
  • 第二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起源13-16
  • 第三章 基诺族"大鼓舞"是原始宗教舞蹈16-18
  • 第一节 "大鼓舞"中的自然崇拜16
  • 第二节 "大鼓舞"中的祖先崇拜16-17
  • 第三节 "大鼓舞"中的灵物崇拜17-18
  • 第四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原始特性18-22
  • 第一节 "大鼓舞"的神话传说性18-19
  • 第二节 "大鼓舞"的宗教性19-20
  • 第三节 "大鼓舞"的功利目的性20
  • 第四节 "大鼓舞"的自发性和社会性20-22
  • 第五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基本形态和种类22-27
  • 第一节 "大鼓舞"的基本形态22-23
  • 第二节 "大鼓舞"的种类23-26
  • (一) 祭鼓而舞23-24
  • (二) 祭神而舞24-26
  • 第三节 "大鼓舞"的舞蹈服装26-27
  • 第六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变迁27-29
  • 结论29
  • 后记29-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基诺族[J];思想战线;1979年06期

2 王守芬;;基诺族民歌的印象[J];华夏地理;1991年03期

3 桑德诺瓦;太阳之子——基诺族的乐舞[J];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3期

4 林更生;;基诺族及其茶文化[J];福建茶叶;2007年02期

5 白忠明;基诺族与基诺族古籍[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杨荣;;基诺族音乐[J];云岭歌声;2004年03期

7 李志雄;;有一块属于我的“营旺”地[J];文明;2007年12期

8 标利;赵洪宝;;条纹花与太阳花——基诺族服饰习俗趣谈[J];华夏地理;1983年01期

9 沙毓英,秦稚华;基诺族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及其与当地汉生的比较[J];心理学报;1995年01期

10 王祖远;;走进基诺族的生态世界[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基诺族的命名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朱映占;;一次基诺族丧礼的调查与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朱宝田;;试论基诺族大房子[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杨志玲;;论四十年代初基诺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民族压迫的斗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5 杜玉亭;;基诺族母系制残余及其向父系制的过渡[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6 林仲贤;张增慧;丁锦红;傅金芝;;汉族、基诺族及布朗族7-9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沙毓英;秦稚华;;基诺族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及其与当地汉族学生的比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张世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9 瞿明安;;傣族、白族、基诺族文化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韦安礼;法护基诺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郭明轩;基诺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基诺族[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记者 秦春 伍晓阳;探访基诺族长老:讲到高兴处,深情唱山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何玉清;发生在基诺乡的奇迹[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记者 赵汝碧;基诺族率先实现整体脱贫[N];云南日报;2009年

7 何福德;基诺族服饰[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陈湘;“让基诺族兄弟富起来”[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路华;民族医药的又一部佳作[N];云南日报;2002年

10 李延红;“丢落”的乐声与歌舞[N];音乐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潘秋荣;文化变迁与认同—赛夏族与基诺族的考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点;没有被“丢落”的“攸乐”[D];四川大学;2007年

2 吕启博;森林政策变化对基诺族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邹珍珍;在中间:基诺族“考卜拉”性少数文化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赵云艳;基诺族大鼓舞的形态与流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郭万军;基诺族地区饮酒情况及其相关精神卫生状况调查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3年

6 倪晓f ;基诺族小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丽君;云南基诺族及汉族IGTCS与CLCN2基因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陈晓娟;云南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及汉族IGTCS与CLCN2基因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9 郭少妮;西双版纳基诺社会的疾病分类体系与“梦医生”神谕治疗[D];云南大学;2012年

10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47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47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