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族歌舞文化价值转换理论探析
本文关键词:地域民族歌舞文化价值转换理论探析
【摘要】:充分挖掘、创造性转化和整合丰富的民族历史风情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是当下发展经济、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地域民族歌舞文化价值转换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特殊性和有效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地域民族歌舞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
【作者单位】: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地域 民族歌舞文化 价值转换
【基金】:湖北省民宗委经济文化研究项目(HBMW200929)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歌舞文化分为歌文化和舞文化,是一定的地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融合该地域民族历史、心理、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以歌曲和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歌舞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是少数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2 王海军;汪水波;;“创意产业”与浙江产业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志强;求新求深[J];当代文坛;1985年11期
2 王干;黄振钟;;“淡”的魅力[J];读书;1985年12期
3 吴野;鲁迅和文学的“根”——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4期
4 陈平原;;文化·寻根·语码[J];读书;1986年01期
5 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文化角度[J];读书;1986年01期
6 晓华;汪政;;老年的城市与青年的城市——陈建功小说谈片[J];读书;1986年11期
7 苏叔阳;;“北京人”杂谈[J];前线;1986年09期
8 一评;;文化的扬弃与文化的建设——读聂鑫森《脑髓卷》[J];小说评论;1986年02期
9 秦鹰;;读贾平凹的《火纸》[J];小说评论;1986年05期
10 钟本康;;当代意识观照下的吴越文化形态——评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J];小说评论;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尚志;;长江文化演进规律初探[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王大良;;从韩魏南迁看晋文化在中原的传播[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李仁和;李丽君;;上党地域文化的特点[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4 张崇根;;台湾汉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陈述彭;布和敖斯尔;李胜强;;从太空看长城[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游琪;;后记[A];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周祯祥;;现代符号学理论和中国符号学研究的可能性[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R迠,
本文编号:760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6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