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中国古典舞在形神问题上的现状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1 03:40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在形神问题上的现状及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舞 几何式 艺术作品 曲折蜿蜒 古希腊悲剧 非黑即白 内容与形式 中国舞 动势 罗马斗兽场


【摘要】:正起承转合的逻辑结构以及大团圆的终极向往(相对于西方古希腊悲剧式的非黑即白)曲折蜿蜒的动势及调度(相对于西方舞蹈中逻辑严密的几何式构图)一波三折的舞句语法(相对于西方舞蹈中工整有序的力量分配)拧颁圆曲的动作形态(相对于西方舞蹈的开绷立直)一"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中国古典舞乃至中国艺术中,对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向往和约束。它集中体现了"内与外高度统一","形式与内容不可剥离","两者相得益彰"等艺术的基本准则。其实这样的准则不仅仅体现在中国艺术中,更是所有艺术作品呈现的基本状态,尤其是传统艺术,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统一在某种相对稳定的范畴内,以最有效、最合适的方式相搭配,而产生最为受众所接纳且欣赏的状态,"风格"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几何式;艺术作品;曲折蜿蜒;古希腊悲剧;非黑即白;内容与形式;中国舞;动势;罗马斗兽场;
【分类号】:J722.4
【正文快照】: __“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中国古典舞乃至中国艺术中,对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向往和约束。它集中体现了“内与外高度统一”,“形式与内容不可剥离”,“两者相得益彰”等艺术的基本准则。其实这样的准则不仅仅体现在中国艺术中,更是所有艺术作品呈现的基本状态,尤其是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凝聚产生力量 进取诞生希望——对中国古典舞学科校庆系列活动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柳;“身韵”在建构中国古典舞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柳;“身韵”在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中的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杨嵩;;试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形”、“意”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5 胡伟;大杂烩:中国古典舞创作症结所在[J];艺术评论;2005年01期

6 流水;中国古典舞有无"真身"?[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孟妍;;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J];音乐生活;2005年07期

8 胡伟;;“怨妇”载道 怒气冲天——评议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怨”态现象[J];艺术评论;2006年05期

9 于平;;从舞种建设到学科建设——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炜;曾德涛;周继和;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元宝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2 曾德涛;周继和;李炜;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紫金冠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3 梁艳;;传承创新的中国古典舞——浅谈以戏曲舞蹈、武术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舞[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张鼎;中国古典舞追求什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彭宽邋实习记者 葛伟;传承中国古典舞责无旁贷[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王克芬;读《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有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杨木;中国古典舞晚会《水色天香》京城“起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栋邋胡文婷;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解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鲁娜;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于平;论题的性质与论说的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 赵林春;研究和探索身韵教育的奥秘[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晓杰 宋喜群;中国古典舞:盛乎?衰乎?[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韩瑾;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本文编号:76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6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