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随知行,知乘舞进——师范类舞蹈教育刍议

发布时间:2017-09-13 01:26

  本文关键词:舞随知行,知乘舞进——师范类舞蹈教育刍议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 课程设置 能力目标 舞蹈教育 师范类 舞蹈艺术 高等师范 大学生 教育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将研究视野定格在高等师范类舞蹈教育发展,提出了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重在师范类舞蹈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高等师范类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法,抛砖引玉地提出了师范类舞蹈教育课程设计线索。舞蹈是关于人的艺术,是言说生命的艺术,是无法与理性学科、理论探索及其他姊妹艺术分割开来的独特身体语言,只有在这种多元并行的知识框架下,才能使舞蹈最大限度地收获其他学科业已成熟的经验和成果。在高等师范类舞蹈教育中首先廓清这种"舞随知行"的整体舞蹈教育观念,对舞蹈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意义深远且具备可操作性的。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师范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 课程设置 能力目标 舞蹈教育 师范类 舞蹈艺术 高等师范 大学生 教育课程设计
【分类号】:J70-4
【正文快照】: 在舞蹈教育,尤其是舞蹈高等教育发展日益体系化、科学化的整体语境下,对师范类舞蹈教育特性的研究可谓屡见不鲜。师范舞蹈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建构中,定位出师范舞蹈教育“既重通才,亦重师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寻找着与专业舞蹈教育三分天下的人才输出渠道;规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3 王深;心理技能训练的内隐学习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刘坤;;缄默知识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王爱松;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的自然形态[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7 毛宣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杨隽;陶渊明的诗化隐逸之旅[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9 钟玉杰;马玲;李勤;;利用默会知识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刍议[J];护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丽;魏向清;;内隐学习特征研究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5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林;学习与记忆中无意识过程的整合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6 金中;试析语文课程理念所彰显的学科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静;“五鬼”辨证[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冯柯;“空则有,有则空”[D];河南大学;2004年

9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肖霞;生命最初的愉悦及其物化——论原始艺术的发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程;澳专家齐茨博士和美国樊星南教授来我院讲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总目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简讯[J];人民音乐;1981年07期

4 秦荣安;;日本的师范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徐大文;;乐育英才 后世师表——《陶行知文集》内容简介[J];江苏教育;1981年10期

6 张中善;;研究写作教学改革写作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彭哲宪;吴锡改;;师专教学管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兴之;;黄兴教课[J];天津教育;1981年10期

9 李松;大面积丰收之道[J];美术;1982年09期

10 胡云富;介绍北京师范大学[J];自然杂志;198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红兵;费奇;;基于知识引导的师范教育规划模型[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陈光旨;;坚持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是国情的需要[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李大章;侯怀艮;;试论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4 蒋福泉;;学习陶行知 发展师范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荆世华;陈屏;;师范教育与素质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6 郑青山;;师范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7 荆世华;陈屏;;师范教育在“学陶师陶”中的地位和作用[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8 张如俊;阎勤照;王栋栋;;加强师生职业技能训练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郝兰英;;学陶师陶,加强中师教师自身建设[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10 段民英;;立足农村经济 培养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袁贵仁教授 国家行政学院 朱国仁博士 北京大学 钱民辉博士 西城区教育局 陈连玉 本报记者 纪涛;透视校庆现象[N];北京日报;2000年

2 特约记者 肖正德;张謇与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N];中国档案报;2000年

3 覃祥周;越南师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吉林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笑庸;创造性·学术性·师范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杨葛莉;公关教育与师范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周洪宇;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唐青林;四川规划教育发展蓝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焦新;教育部门:敞开胸怀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金志明;关注教师的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吉林省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笑庸 本报记者 李辉;继续教育工程谁来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晓新;德国与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海燕;当代俄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薇;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与重组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门学泳;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麦玲;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姜秀珠;新世纪小学教师素质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40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40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